在浙江嘉善縣開發區的嘉善悅誠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自動化生產線每日開足馬力趕制訂單;杭州每個家庭智能電表的讀數,匯成電力大數據,接入杭州“城市大腦”并自動刷新……如今,在浙江各行各業,數字化應用場景隨處可見。浙江省圍繞數字浙江建設持續發力,努力建設全球數字變革高地。今年,數字浙江建設又按下了“加速鍵”。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正深度融入其中,圍繞電網發展和供電服務推進全業務鏈數字化建設,持續深挖和釋放數據價值,探索構建電力數據的社會價值創造體系,更好地發揮電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
提升全業務鏈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5月28日,杭州余杭區供電公司發展建設部專職朱鵬打開“網上電網”平臺,進入“雙碳地圖”全景系統,點擊進入工業類信息欄,查看4月份企業“碳畫像”排名指數。這是依托“網上電網”設計的電力大數據產品,以精準助力企業碳達峰、碳中和。
在電網傳輸環節,國網浙江電力實施傳輸通道動態增容,融合數字化技術改造現有設備,實時計算供電水平,改變剛性的輸電限額。省內的60條220千伏線路在改造后供電能力都提升了8%以上,破除了寧波、紹興等地能源輸送“瓶頸”,增強了電網彈性。
不止如此,在支撐能源互聯網形態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規劃建設落地的過程中,各專業創新應用在浙江電網涌現。
“網上國網”、財務多維精益管理、現代智慧供應鏈平臺、數字化審計平臺、數智稽查……貫穿業務全鏈條,國網浙江電力在數字賦能電網發展、增益企業經營、驅動優質服務上持續發力,推動提質增效。
6月2日,全能型智能監控指揮機器人“哨兵ALPHA”已在溫州供電公司生產指揮中心正式上崗一月有余。它是該公司設計的“數字員工”,對溫州全域主配網進行實時智能化監控指揮,向相關人員發送告警信息,還能運用智能AI語音告知監控員核查信息,連線運維人員進行現場檢查等,可減輕人員工作量80%以上。
除了“哨兵ALPHA”之外,浙江電網還有不少電力機器人。AI虛擬調度員“悟空”“帕奇”等24小時在崗,促進協同效率提升、低碳調度運行,助力提高地區電網的整體承載力和運行安全性。
國網浙江電力加強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增強電網彈性,聚焦人工智能、區塊鏈、5G、北斗、邊緣計算、智能傳感、智慧物聯、網絡安全等關鍵技術應用研究,實現數字技術創新“產研用”一體化。
在自身數字化建設中,國網浙江電力還推動數據資源共享與治理,在國家電網經營區率先構建各專業間的數據共享機制,并持續優化完善。截至5月底,國網浙江電力數據中臺已接入各專業業務系統116套。依托數據中臺,數據質量監測和治理也步入常態化。
數據資源共享與治理促進了電網業務的整體提質增效。后續,國網浙江電力還將加快推進“網上電網”、國網新能源云、項目管理中臺等在浙江的迭代升級,提升全業務鏈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高水平建設高彈性電網。
服務政府決策、企業轉型、民生改善
2020年以來,國網浙江電力發布全國首個“企業復工電力指數”“在‘這’過年指數”,服務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推出“電力消費指數”“行業電量分析”等產品,支撐政府開展經濟運行監測;首創“轉供電費碼”,借助電力大數據實現省內20余萬轉供電終端用戶電費惠企政策落地。
電力數字化應用正在支撐政府數智治理和科學決策,助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國網浙江電力承建的浙江省能源大數據中心提供面向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多元化服務,力爭在政府決策支撐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最大化價值。目前,杭州、湖州、衢州、嘉興等市級能源大數據中心已初步建設完成并落地應用。
依托能源大數據中心,“能源碳碼”“綠能碼”等“供電+能效服務”系列產品陸續問世,賦能綜合能源增值服務,助力政府、企業開展用能效率的自我監測和預測分析,幫助企業降低用能成本、促進節能減碳。
截至5月底,湖州38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的用能和產值數據已全部錄入“能源碳碼”測評系統。企業能效水平一“碼”了然——電力大數據為重點行業碳達峰、碳中和提供精準服務。
電力大數據在服務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助力改善民生。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國網浙江電力運用海量電力大數據,在各地接連推出“鄉村振興電力民生指數”“鄉村振興供電能力指數”“鄉村振興發展電力指數”等數字化產品,促進農村能源高效利用,助力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圍繞居民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國網浙江電力挖掘未來社區、全域旅游、智慧車聯網等領域場景需求,深耕電力大數據應用,強化居民節能減排意識。
湖州供電公司基于“綠聚能”平臺,為當地民宿量身打造了智慧用能管理系統。民宿負責人通過這個系統能實時掌握民宿用能情況,并結合游客入住情況,精準實時啟停相關設備,促進民宿整體用能效率提高。入住期間的用能數據達到綠色環保區間的游客,能夠領取“生態綠幣”,向民宿兌換住宿優惠。目前,該系統已覆蓋德清縣30家民宿。
國網浙江電力還持續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迭代深化,推動能源電力與政府公共服務信息互聯互通,提升居民生活便捷性,讓客戶輕輕松松“一證通辦”“刷臉辦電”。國網浙江電力已在浙江政務服務網及“浙里辦”平臺上線20項辦電服務,實現所有用電業務“一次都不跑、全可線上辦”。
助力社會治理現代化
電力數字化應用正向社會更多領域擴展,助力社會治理更智慧、法治建設更高效、生態環境更優美。
在服務社會治理中,國網浙江電力利用電力大數據設計“關愛獨居老人”產品,輔助社區智慧養老服務,并依托政企數據共享在全省范圍內推廣“社會救助對象認定+免費用電基數申請”線上聯辦模式。符合條件的社會救助對象在完成資格認定后,免費用電申請也會自動線上完成辦理。
數字化建設也讓供電服務更超前。
4月18日,諸暨市供電公司監控中心通過大數據監測分析發現,東白湖鎮小東村某公用變壓器用電負荷不穩定,在中午和晚上用電高峰期,負荷曲線一反常態,出現“斷崖式”下降,且線損率連續2天超過9%。當地供電公司員工帶著問題直奔現場,很快查明了原因,并為多戶相鄰的家庭作坊及時解決了表后用電問題,消除了用電隱患。
電力大數據的應用正在擴展到更多領域。
“電力數字化+社會民生”可視化平臺是寧波供電公司今年自主研發的一個大數據平臺。其中的電力螢火蟲平安社區共建模塊,把公安系統中的社區人口、安防等信息與電力數據關聯,通過監測供區內出租房屋的用電情況,輔助公安部門掌握社區流動人口情況。
國網浙江電力還與環保部門合作,對企業環保治理設備用電情況進行“畫像”,實現環保治污數據“云監測”、治污設備狀態“實時化”,為生態優化加碼。
2020年3月,浙江省首個電力行政執法聯動中心在開化縣成立。通過打造“用電健康碼”,衢州供電公司動態掌握用戶配電設施管理情況、用戶設備運行狀況,與行政部門共享,助力提升電力行政執法效率。
浙江還依托用電、財稅、工商等信息,挖掘能源數據在司法行政、金融信貸等場景的應用,提升相關工作的數字化水平。
“十四五”期間,國網浙江電力將大力推進數字技術與能源互聯網建設全環節緊密融合,建成具有數據驅動、融通共享、敏捷柔性、智能交互、開放互聯、安全可靠特征的國際領先數字化體系,為服務浙江“數字高地”建設發揮更大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