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產業財經

    磷酸鐵鋰賽道火熱吸引各路玩家涌入 專家提示謹防同質化競爭

    證券日報發布時間:2022-07-20 09:42:34  作者: 王 鶴 馮雨瑤

      作為一種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磷酸鐵鋰熱度依舊。

      7月18日晚間,萬里股份發布公告稱,擬置出鉛酸電池業務,主營業務變更為磷酸鐵鋰生產銷售,磷酸鐵鋰賽道再添“新玩家”。

      “新能源市場發展如火如荼,帶動鋰電池需求高增,進而也帶飛了磷酸鐵鋰這一細分賽道。”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些需要尋求業績新增長點的上市公司,進軍該領域是其必然的選擇。

      事實上,在萬里股份之前,已有磷化工、鈦白粉等上市公司玩家跨界搶入該賽道,甚至不乏房企也趕來插一腳。如今的磷酸鐵鋰市場,競爭正走向白熱化階段。

      搶入磷酸鐵鋰賽道

      據萬里股份公告稱,擬將其持有的萬里電源100%股權即置出資產,與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特瑞電池48.15%股權即置入資產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營業務變更為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領域。

      同萬里股份一樣,因市場發展火爆,近兩年來不少上市公司嗅到商機紛紛搶入磷酸鐵鋰賽道。

      據悉,2021年,已有包括中核鈦白、龍佰集團等在內的鈦白粉廠商,以及川發龍蟒、云天化、興發集團、川金諾、川恒股份等磷化工企業提前入場布局磷酸鐵鋰業務,投資額度動輒上百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僅2021年國內磷酸鐵鋰規劃項目已超過300萬噸,疊加2022年的規劃項目,合計規劃產能已超540萬噸。

      此外,也不乏房地產企業跨界入局。其中,湖南邦盛實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寧鄉高新區簽約落戶磷酸鐵鋰項目,總投資120億元,建設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將布局40條生產線。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現在入局的企業起步都差不多,很難說誰的優勢更大,未來要看誰能夠做得更好、更便宜,誰才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當然,也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正極材料市場增長空間大

      在業內人士看來,磷酸鐵鋰仍是未來主流正極材料。

      據了解,鋰電池材料主要分為四大關鍵材料及其他輔材,其中四大關鍵材料由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組成。而正極材料正是鋰電池的核心材料,決定著電池的能量密度、電壓、使用壽命等多個核心性能,同時,正極材料也是鋰電池材料成本中最高的部分,占鋰電池電芯總成本約為40%。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發布的數據顯示,得益于終端市場的強勢增長及海外出口增加帶動,中國正極材料市場整體呈快速增長態勢。2021年,中國正極材料市場出貨量為113萬噸,同比增長116%。GGII預測,到2025年中國正極材料出貨量將達471萬噸,市場增長空間大。

      其中,磷酸鐵鋰出貨量增速已遠超其他正極材料。數據顯示,2021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出貨量48萬噸,同比增長258%,而同期三元正極材料、鈷酸鋰正極材料、錳酸鋰正極材料出貨量同比增長分別為80%、31%、60%。

      “磷酸鐵鋰是鋰電池的重要技術路線,占近一半市場份額,未來一段時間仍值得看好。”業內人士表示。

      河北工業大學教授梁廣川在近日舉辦的2022第七屆中國國際新能源大會上表示,磷酸鐵鋰已經確定是未來發展的主流正極材料,從技術角度看,磷酸鐵鋰還有較大的改善空間,避免同質化競爭是業內要面對的問題。(王 鶴 馮雨瑤)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