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產業財經

    物質能產業千億市場規模蓄勢待發

    能源發展網發布時間:2021-03-11 00:00:00

    碳中和目標下,生物質能的清潔利用將迎來發展契機。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生物質能清潔供熱等非電利用將成為“十四五”政策和市場推動的主要方向。

    非電利用迎來政策支持

    記者發現,不管是政策層面還是企業層面,“十四五”期間推動生物質能非電利用(生物燃氣、清潔供熱、液體燃料等)的信號已經明確。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相關工作的通知》,明確了生物質熱電聯產、地熱能開發利用方面的支持內容,并鼓勵地方對地熱能供暖和生物質能清潔供暖等項目積極給予支持。

    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日前透露,國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制定推動農村能源發展“路線圖”,將重點支持農村地區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包括農林廢棄物、畜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

    上海證券報記者也獲悉,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十四五”期間加大生物質能產業非電利用政策,支持生物質能清潔供熱、生物燃氣等。

    企業方面,目前九洲集團、聯美控股等上市公司在生物質能清潔供熱領域也有布局。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秘書長張大勇表示,若實現“十四五”非電利用規劃目標,預計拉動社會投資約1.2萬億元,年處理各類有機廢棄物約3.5億噸,帶動100萬人就業,年增加農民收入600億元。

    在張大勇看來,當前生物質供暖已經有一定起色,比如山東陽信,山西長治、大同等做得很好。后續政府仍需在排放標準制定、非電利用示范(試點)項目、后端獎補、綠色金融等多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熱電聯產成“后補貼”突破口之一

    據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543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2952萬千瓦,同比增長22.6%;全年生物質發電量13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4%,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勢頭。

    業內樂觀預計,到2030年,生物質能利用將在我國可再生能源消費占比中升到8%左右的位置,碳中和目標帶來的市場估值也會一部分傾斜至生物質能領域。未來生物質能產業規模有望達到5000億元。

    盡管生物質能產業取得了一定發展,但國家補貼的逐步退出還是給生物質發電行業的商業模式帶來一定程度的沖擊,其中,農林生物質發電行業面臨的挑戰最大。

    那么,補貼退坡之后生物質發電企業如何破局?九洲集團董事長李寅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實施熱電聯產是突破口之一,用供熱收入彌補發電收入的減少。另外,要加強企業內部管理,進行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開源節流、提高效益。

    目前,農林生物質發電行業探索出的熱電聯產這一新模式,秸稈等生物質不僅可以發電,還能供熱。但是,該模式也面臨下游熱用戶不充足,地方供熱市場或難以進入等問題。

    對此,李寅建議,應當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對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進行支持,比如實行與“煤改氣煤改電”同樣對待,實行一樣的支持政策。對有一定供熱量的熱電項目優先發放電價補貼。在管網建設方面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比如:由政府投資建設,或者給予低息貸款等。(上海證券報)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