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動力煤進口依存度雖不高,但進口煤政策是調節國內煤炭市場的一個重要手段。3月份以來,國內煤炭市場下行壓力較大,煤價整體跌勢運行,在此背景下,進口煤政策是否有新的調整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
2019年全年我國共進口煤炭2.99億噸,為實現平控目標,其中12月份進口煤炭數量僅為277.2萬噸,受此影響,大量第四季度到港未通關的煤炭在今年1-2月份集中通關,導致1-2月份煤炭進口量同比激增33.1%;3月份在政策收緊影響下,進口數量增速有所收窄。
注:2020年1、2月進口量數據為將1-2月總量進行算術平均拆分后,作為當期值。
據海關總署數據,3月中國進口煤及褐煤2783.3萬噸,同比增幅18.5%;1-3月累計進口9577.8萬噸,同比增幅28.4%。進口政策來看,今年多地海關進口政策管控力度較強,同時多地貿易商表示海關進口煤炭額度以2017年數量進行配置。以2017年全國進口煤炭22636.7萬噸測算,今年進口煤數量將同比回落2877.4萬噸,降幅在9.6%左右;第一季度來看,今年1-3月份進口量與2017年前三個月進口量6468萬噸相比,已增加3109.8萬噸,增長32.47%。
此外,第一季度進口煤增長明顯對南方部分地區進口煤額度沖擊更為明顯,受異地報關困難影響,個別地區進口煤額度已僅剩20%左右,現多只允許區域內終端企業報關,貿易商進口煤暫不允許通關。除此外,東北及華東地區海關政策均有收緊?,F國內部分地區海關通關政策情況如下:
東北地區:現遼寧地區某海關僅允許本地終端企業通關,一船一議,貿易商無法通關
華東地區:江浙地區多數港口禁止異地報關,終端企業可通關,部分海關貿易商有電廠背書則可通關
華南地區:受剩余額度緊張影響,廣東個別海關暫停進口煤報關通關,主要影響貿易商報關;廣西地區剩余配額多分配于終端企業,貿易商無法報關。
自3月進口政策收緊以來,進口煤外礦報價一路跌勢運行,現5500大卡澳洲煤FOB報價在48美金以下,3800大卡印尼煤報價在27美金以下,且暫無企穩跡象;且從目前局面來看,華南地區進口煤與內貿煤價差已縮小至30元/噸左右,另外還承擔通關時間較長等風險。綜合來看,在國內供需格局持續失衡背景下,煤炭進口政策收緊對近期國內煤炭價格并無明顯支撐;但在保障國內煤炭市場平穩運行的主基調背景下,后期我國煤炭進口政策繼續嚴格管控可能性較大。
目前國內煤炭市場最主要的問題仍為供大于需,供需矛盾突出;目前正處于傳統需求淡季,且在國際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下,需求迅速回升可能性有限,收緊供應則為主要手段。而國內供應方面來看,目前國內原煤產量已恢復至正常水平,且呈穩中增長態勢運行;雖日前主流煤企提出限產保價等措施,但考慮此為市場自發行為,可能有約束性不強等問題,后續情況仍需關注相關措施落實情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