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光伏 > 市場快訊

    高景太陽能三年營收從9萬沖到175億,研發費用率不到1%

    南方都市報發布時間:2023-06-13 12:53:33
    光伏上市潮再添一員。近日,硅片獨角獸高景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高景太陽能”)遞交招股書,擬創業板掛牌上市。本次IPO擬募資50億元,用于宜賓25GW單晶硅棒及5GW單晶硅片生產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背靠珠海龍頭國企華發集團及IDG資本,高景太陽能成立4年,營收便從2020年的8.91萬飆升至175.70億元,凈利潤也從-113萬暴增到18.21億元。目前,高景太陽能的規劃產能達180GW,僅次于隆基綠能(601012)和TCL中環(002129),公司也一躍成為國內第三大硅片生產商。

    南都灣財社記者發現,近年來,伴隨硅片市場需求的井噴,高景太陽能趁勢搶占市場,實現高增長。但高增長背后,也潛藏著高景太陽能對重要客戶和供應商的依賴度高、實控人持股比例較低且股權結構較為分散、關聯方交易密切等情況。

    背靠珠海國資委,實控人為90后前券商員工

    高景太陽能是一家專業化光伏硅片企業,于2019年7月注冊成立,主營光伏單晶硅棒、單晶硅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182mm、210mm等大尺寸單晶硅棒和單晶硅片。

    簡單說,就是將多晶硅料等原材料,經過熔料、長晶、截斷、粘棒、切片等工序,制成單晶硅棒及硅片產品,再銷售給生產光伏電池及組件的中游企業。

    高景太陽能主要產品為單晶硅棒和單晶硅片。

    高景太陽能由珠海龍頭國企華發集團、知名投資機構IDG資本共同創立。官網顯示,華發集團隸屬于珠海國資委,是珠海最大的綜合型國有企業集團和全國知名的領先企業,也是珠海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龍頭企業。截至2022年底,華發集團資產總額超過6500億。

    從股權結構看,高景太陽能的實控人為徐志群及其子徐自寒,合計控股比例達26.66%。徐志群曾出任多家光伏企業高管,手握50多項發明專利,此前是組件頭部企業晶科能源的核心成員,2020年12月加入高景太陽能任董事長。其子徐自寒1994年出生,曾任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理,現任高景太陽能董事、戰略發展中心總監。

    高景太陽能表示,本次發行后,徐志群及徐自寒合計控制公司股份比例將進一步降低。由于公司實控人持股比例較低且股權結構較為分散,可能存在公司股東大會決策效率較低的風險。

    盡管成立時間不長,高景太陽能在一級市場卻成了香餑餑,目前已完成B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50億元。一年多內,公司估值從12.31億元飆升至200億元。

    除老股東IDG資本、華發集團外,高景太陽能吸引了國壽科創基金、建信領航、粵財基金(廣東省產業發展基金)、深控投資本、廣東美的、中信金石、廣東粵科等投資機構,還吸引了光伏產業鏈中的其他企業,如電池企業愛旭股份(600732)、硅料企業新特能源。

    營收三年暴漲百余億,獲政府補貼近20億

    業績方面,2020年至2022年,高景太陽能營收分別為8.91萬、24.91億和175.70億元,增幅高達2795196%、605.47%;凈利潤為-113萬、1.08億和18.21億元,暴增9610.73%、1584.64%;資產總額也從2.54億激增至162.8億元。

    為什么高景太陽能會實現如此驚人的增長?南都灣財社記者發現,主要因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長,硅片產品訂單規??焖偬嵘?,加上高景太陽能自身產能的持續爬升,公司收入和利潤得以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2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分別為54.88GW、87.41GW,均打破歷史紀錄。上游的硅料價格則從2020年6月的60元/kg一路推升到去年的330元/kg。

    體現到產銷數據上,2021年至2022年,高景太陽能的單晶硅片銷售收入從20.83億元增至152.5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32.24%;單晶硅棒銷量也從12.64萬噸暴增至2485.87萬噸,增幅高達19563.55%。

    高景太陽能稱,得益于硅片產品售價上漲及規模效應顯現,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從2021年的9.79%增至2022年的14.65%。

    產能方面,高景太陽能在珠海金灣、青海西寧、四川宜賓三地建有生產基地。招股書披露,高景太陽能的各地建設項目產能至少有180GW,總金額高達570億元。按照這一規劃產能,高景太陽能一躍成為國內第三大硅片生產商,僅次于隆基綠能、TCL中環。

    高景太陽能短期內不愁訂單。招股書顯示,截至去年底,高景太陽能已簽訂并正在執行的2023年1月至2025年12月“鎖量不鎖價”的硅片銷售長單合計約259.04億片。

    但高景太陽能對重要客戶和供應商的依賴度很高。2021年至2022年,高景太陽能向前五大客戶合計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87.50%和76.49%;公司對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占比為70.46%和72.66%。

    與此同時,高景太陽能還多次獲得大額政府補助,總金額近20億元。據招股書透露,這些政府補助一般通過稅費,以及電費、物流、保障房項目、就業等方面補貼實現。

    具體來說,在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中,高景太陽能的珠海50GW太陽能單晶硅片、青海50GW太陽能硅棒項目分別獲政府補助14.87億元和4.45億元。

    在電費補貼、物流補貼等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中,高景太陽能合計獲得6843.67萬元政府補助。

    部分政府補助也實際轉化成高景太陽能的收益。2021年、2022年,高景太陽能獲得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3577萬元和1.65億元,占當期凈利潤的33%、9%。

    不過,高景太陽能也提示,公司能否繼續獲得政府補助以及獲得政府補助的金額等存在不確定性,這些因素會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影響。

    研發費用率走低不足1%,關聯方交易密切

    高景太陽能主要通過直銷進行銷售。截至去年底,公司的銷售人員僅18名,占比0.28%。對應到同年175.7億元的營收,人均創收高達9.76億元。與此同時,管理人員卻達569人,占比8.84%。

    目前,“大尺寸、薄片化、N型高效”是硅片行業的大勢所趨。高景太陽能自成立起便聚焦大尺寸硅片的研發制造,同行還在置換設備時,高景太陽能的硅片產品已達到穩定出貨水準,相對更為稀缺。

    與同行相比,雖然高景太陽能占據大尺寸硅片的先手優勢,但研發投入卻并不算高。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雖從3143.15萬增加到1.06億元,但研發費用率卻在走低,從1.26%降至0.60%。2022年,高景太陽能還成為可比公司中研發費用率最低的。

    高景太陽能解釋稱,公司研發費用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主要因選取的可比公司多數為垂直一體化公司或多元業務公司,涉及的光伏產業環節更為多元,研發費用規模較高。與專業從事硅片環節的美科股份相比,二者的研發費用率相近。

    再看N型硅片,高景太陽能把生產N型硅片產品作為公司發展的重點戰略方向,目前在技術上已具備量產的能力,但現有N型硅片總產能仍比較低。2021年至2022年,公司的N型硅片銷售金額為44.94萬和6.6億元,僅占0.02%和3.85%。此次募資款項也將用于公司的大尺寸N型硅片產能建設,加速N型技術的儲備升級。

    有光伏從業者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硅片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需求及設備購置成本高,技術門檻不高。所謂的大尺寸硅片無非是標準之爭,技術上沒有太大難度。目前,光伏行業已經逐漸成熟和市場化,很難出現顛覆性技術,企業競爭靠的是將降本增效做到極致。

    南都灣財社記者還發現,高景太陽能成立時間不長,股權變動卻極為頻繁。歷史上,高景太陽能進行過4次增資,5次股權轉讓。

    申報前一年,高景太陽能通過股權轉讓與增資引進新股東共計43名,其重要大客戶和供應商或存在突擊入股情況。新增43名股東中,包括廣東粵財、建信領航、廣東美的、廣發信德、愛旭股份、新特能源等。

    招股書透露,新特能源是高景太陽能2021年第一大、2022年第二大硅料供應商,采購金額占比達28.21%、21.64%。去年8月,新特能源增資2.5億元,認購468.5萬股。

    愛旭股份則是高景太陽能2021年第一大客戶和2022年第二大客戶。相關銷售額為12.18億和37.74億元,占高景太陽能營業收入的48.9%和21.48%。去年7月,愛旭股份向高景太陽能增資2.5億元,認購股份為649.4萬股。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華發集團便與IDG資本共同投資愛旭股份。在共同股東的牽線下,愛旭股份與高景太陽能交易密切。據招股書透露,高景太陽能與愛旭股份的重大銷售合同有7個,其中6個購銷合同均已履行或正在履行。

    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高景太陽能與青海麗豪之間。青海麗豪是高景太陽能的硅料供應商,其股東序列中也出現了華發集團+IDG資本的組合,且愛旭股份間接持有青海麗豪部分股權。

    2021年至2022年,來自青海麗豪的硅料采購占比分別為0.23%、1.97%。因采購占比較低,高景太陽能稱青海麗豪不構成公司關聯方。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高景太陽能與青海麗豪簽訂了一個長達5年、總量為19.94萬噸的多晶硅料采購合同。

    來源:南方都市報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