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學謙
在庫布其沙漠腹地,一大片藍色的光伏板鋪設在大漠之中,匯成“藍色海洋”,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遠遠望去十分壯觀。這里憑借良好的光照強度、輻照度和地理優勢等條件成為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發展光伏產業的主陣地。
但光伏基地的作用卻不僅僅是發電,當地充分利用高支架光伏板間的土地空隙,開拓“板下經濟”,在不改變林業用地性質的情況下開展種養殖業,種植、養殖+養護不僅拓寬了當地農牧民的增收渠道,更能起到防沙治沙、改良土壤等作用。通過“板下經濟”,鄂爾多斯成功破解了土地多元利用的“密碼”。
杭錦旗地處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部,草原退化、沙化、鹽漬化嚴重。被譽為“生命禁區”的庫布其沙漠在杭錦旗境內面積達數千平方公里,自然因素極大地制約了杭錦旗的發展??稍诿晌骰貛觳计?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現場,聽到的卻是機械作業聲不絕于耳,看到的是工人忙碌身影穿梭不停……
據悉,該項目充分利用庫布其沙漠的光熱和空間優勢創新實施,將宜林沙荒地通過場地平整、鋪設水肥噴灌管網、土壤改良、培肥等工程措施,利用高支架太陽能面板間的土地空隙,形成“板上新能源發電、板下生態治理+農業經濟”的雙贏模式。
億利集團庫布其沙漠事業集團總經理李平介紹說:“目前我們光伏基地的‘板下經濟’主要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采種區、種植區和養殖區,在采種區種植四翅濱藜、沙米、沙打旺種子達200畝;種植區和養殖區共6800畝,種植有沙米、沙打旺、四翅濱藜、肉蓯蓉等農作物和藥材共計190.76萬穴,養殖了3萬多只沙漠生態雞,以靜原雞、太白雞、海東雞、北京油雞等蛋雞為主。”
“光伏+”產業模式,讓荒漠化土地釋放了多重效益。光伏板建設、板下種植可有效遏制沙丘移動、治沙改土,創造綠色生態效益;通過種植、養殖、光伏組件維護等發展精準扶貧產業,同時,當地農牧民還可將自家的荒沙土地租借給光伏基地,從而收取相應的承包費用。
來自獨貴塔拉鎮烏蘭淖村四社的郭侯眼今年已經65歲了,在億利生態光伏電站給四翅濱藜苗木裝袋,拼手速的話一點不比年輕人差。她說,“我現在每年能掙到3萬元,在光伏基地打工,不僅離家近,掙得到錢,更能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光伏基地的建成讓當地農牧民成為最大受益者,讓他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由企業提供土地、平臺、技術,政府提供有利的產業發展政策,農牧民參與生產及合伙化經營,既可以有效帶動周邊就業,還能讓土地多元化利用起來,推動特色生態產業實現高質量循環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中,有一片由近20萬塊光伏板組成的“駿馬電站”。該電站采用“林光互補”模式,板上發電、板下種植,在開發利用庫布其沙漠豐富太陽能資源的同時,推動沙漠生態治理。
同時,達拉特旗光伏基地采用“光伏+生態治理+有機農林業”模式,利用項目區各類空地,穿插種植黃芩、歐李、蘆筍、桑椹、枸杞等耐旱有機經濟作物及紫花苜蓿、沙蒿、梭梭草等沙生植物3.6萬畝,栽植沙障1.75萬畝,有效治理沙漠6萬畝。
如今,鄂爾多斯大力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快庫布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開發規劃布局,實現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規??焖僭鲩L,力爭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5000萬千瓦,其中光伏發電裝機約4000萬千瓦。光伏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板下經濟”也為土地多元化利用、推動農牧民增收致富和鄉村振興提供了一條可行的路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