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光伏 > 國內新聞

    浙江嵊泗縣“十四五”: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分散式風力發電!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2-08-20 09:40:33

    8月18日,浙江嵊泗縣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嵊泗十四五期間實現碳中和,積極創建“零碳島”的建議,其中提到,進一步增強清潔可再生能源消費理念,加快推進風能、太陽能、氫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適時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分散式風力發電、地熱能集中供冷供熱等綠色建筑的建設工程。利用地方資源稟賦研究多能互補、智能協同的清潔能源生態系統集成技術,減少或替代區域內化石能源、打造不同能源供應方案組成的“低碳島”或“零碳島”,推動傳統能源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

    原文如下:

    (62號)關于嵊泗十四五期間實現碳中和,積極創建“零碳島”的建議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會上鄭重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0年11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時又一次重申這一莊嚴承諾。不僅展現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雄心和對全人類共同事業的責任擔當,更是釋放了我國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速能源和經濟的低碳轉型發展信號。嵊泗縣作為浙江“海島風景線”的“重要窗口”,成功創建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國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級生態縣,2019年在全國“兩山”發展百強縣中排名22位。所以嵊泗在十四五中期率先實現碳中和、創建國內唯一的“零碳島”體系具有獨天得厚的優勢。為浙江乃至全國“實現碳中和”提供樣板。

    一、現有優勢條件

    近年來,嵊泗縣積極推進海島綠色能源建設,現在運行的嵊泗縣東綠華風電場1.95萬千瓦,2018年發電量達6300萬千瓦時。以占比我縣用電量(我縣除小洋山區域用電量)的60%以上。嵊泗5#、6#海上風電場28.2萬千瓦。首臺機組已經并網發電。嵊泗2#海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進展順利。預計這個項目在十四五中期都可全面并網。同時加上我縣海洋牧場碳匯漁業建設和我縣森林蓄積碳匯。結合我國確定的3060目標和浙江省低碳城市建設規劃要求,所以我縣在十四五中期可率先實現碳中和、創建國內唯一的“零碳島”。

    二、相關建議

    十九大報告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低碳零碳城市建設是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嵊泗縣雖然可以從總量上可以做到碳中和,然而對于嵊泗縣而言,經過多年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傳統產業能耗依然居高不下,也沒有擺脫對柴油、汽油等傳統能源的依賴。我們生活方式也不夠低碳和綠色,要推動消費方式綠色轉型。低碳發展及綠色發展缺乏新技術、新理念的支撐,為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形成一定的阻力。所以應加大力度推進零碳島的建設,我這里有幾個不成熟的建議,請予以考慮。

    (一)不斷完善低碳發展制度,系統推進低碳發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完善低碳工作組織體系,強化部門間溝通協商機制,統籌推進全縣零碳試點工作。各鄉鎮各部門要將低碳試點工作納入本轄區經濟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制定工作方案,分解落實任務,夯實工作責任。二是加大力量投入。及時組織第三方機構開展全鄉重點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的核算和核查。盡早完成對全縣碳排放、能源消耗、林地面積等數據的統計工作。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的大力支持,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投資機制,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加大對低碳項目的信貸力度,重點支持低碳科技研發、垃圾分類、低碳企業創建、低碳扶貧等公益低碳項目建設。三是強化督辦考核。將低碳試點工作納入對鄉鎮、相關部門碳排放指標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完不成工作任務的,將按有關規定追究責任,確保如期實現目標。

    (二)逐步建立低碳科普基地,倡導綠色生活方式

    發展低碳經濟,倡導低碳生活方式,促進低碳城市建立首先要提高公眾低碳生活意識。要把普及低碳知識、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傳播科學思想和方法作為科普工作的重要工作。要加強與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全面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科普化工作,建立低碳科普試點基地,將先進的綠色科技以有型的載體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大眾展示,提高公眾對零碳島建設的認知程度。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積極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綠色學校和綠色出行等綠色生活創建行動。

    (三)優化調整城市能源結構,實施清潔能源替代

    進一步增強清潔可再生能源消費理念,加快推進風能、太陽能、氫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適時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分散式風力發電、地熱能集中供冷供熱等綠色建筑的建設工程。利用地方資源稟賦研究多能互補、智能協同的清潔能源生態系統集成技術,減少或替代區域內化石能源、打造不同能源供應方案組成的“低碳島”或“零碳島”,推動傳統能源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

    (四)大力推進低碳技術應用,發展綠色低碳經濟

    建立和完善低碳技術、產品的推廣機制。編制重點低碳技術推廣目錄,實施一批低碳技術示范項目,形成低碳技術產業化、低碳產業規?;l展。建議對碳排放量大、應用范圍廣的漁船,冷鏈運輸、旅游業等高排放行業進行一次普查,推動建立低碳技術遴選和推廣機制、政產學研用有效結合機制、示范應用和產業化聯動機制,推動嵊泗縣經濟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嵊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對縣政協九屆六次會議第 62 號提案答復的函

    嵊政辦函〔2021〕21 號

    牟月軍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嵊泗十四五期間實現碳中和,積極創建“零碳島”的建議》已收悉。經認真研究,現將提案中涉及的有關問題答復如下:

    您在建議中提出嵊泗在十四五中期率先實現碳中和,創建國內唯一的“零碳島”體系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一提法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戰略意義。但近期通過對接省市相關部門、咨詢專家意見,經認真研判初步認為在“十四五”中期率先實現碳中和的問題,時機尚不成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碳中和是建立在碳達峰基礎上,系統分析能源消費總量、碳排放總量、能耗強度、碳排放強度四個關鍵指標,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措施。而我縣目前尚未完成碳達峰評估,碳達峰實施方案和技術路線圖的編制也剛啟動,貿然實施碳中和缺少必要的科學嚴謹性。

    其次是關于創建國內唯一的“零碳島”的問題,“十三五”期間我縣花鳥鄉、嵊山鎮分別進行了“省級低碳城鎮試點”和“省級近零碳排放城鎮試點”工作,這是我縣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大膽探索和嘗試。今年省生態環境廳將進一步推進全省近零碳試點體系建設,出臺相關建設指導意見。分區域(市、縣、村、社區)和領域(能源、工業、交通、建筑、農業、生活和科技)兩條線開展創建。我縣將全面總結過去的工作經驗,積極對接爭取,提前謀劃、循序推進,有針對性的編制試點創建方案,切實為我縣在“十四五”期間創建國內唯一的“零碳島”,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具體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雙碳”工作機制

    全面落實全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進會的精神和省、市、縣黨委政府的相關決策部署,進一步理順工作機制?;I備建立以發改、生態環境、經信、農業農村、交通運輸、住建、市場監督等相關部門為主要成員單位的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專班。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制定碳達峰工作實施方案,統籌推進低碳發展和近零碳試點等相關工作??h政府已召開專題工作部署會,明確六大領域各牽頭單位的工作任務。其次根據全省碳達峰和能源雙控工作部署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十四五”期間節能減排目標,將相應節能減排和低碳試點工作納入到相關部門和鄉鎮的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建立健全獎懲機制。

    二、優化能源結構,實施深度減排降碳

    按照控增量、減存量、留余量的實現路徑,進一步增強清潔可再生能源消費理念,加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力度,提升清潔能源的使用效率。推動電源端、電網端、用戶端多端發力,深化細化節能減排。提高就地消納能力,加快液化天然氣供氣設施和管網建設,減少或替代區域內其他高碳排放化石能源的使用。加快推進風能、太陽能、氫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多頭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分散式風力發電、地熱能集中供冷供熱等的實施和試點,打破我縣用能結構單一的瓶頸,形成不同能源供應方案組成的“低碳島”或“零碳島”,推動傳統能源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

    三、倡導綠色方式,提高公眾參與度和獲得感

    近年來,我縣相關部門利用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全國低碳日等契機廣泛開展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綠色生活方式宣傳,也培育了一批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等先進典型,但公眾低碳生活意識和實際宣傳教育成果還不夠理想,亮點不夠突出。今年我們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全域無廢城市建設為契機,多部門聯合發力,多角度開展生態文明、綠色發展宣傳。積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廣泛開展無廢細胞創建,力爭培育一批可學習可復制的綠色場景和示范點位。通過強化“零碳島”建設理念的宣傳,進一步普及低碳知識,切實將低碳理念傳播轉化為綠色出行、綠色生活的舉措和動力,形成系統的“零碳島”建設目標體系。

    四、優化技術路徑,積極探索海島實踐模式

    根據“十二五”、“十三五”期間的全縣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系統分析研判我縣碳達峰時間表,編制碳達峰路線圖,為下步開展碳中和評估工作打好基礎。結合“零碳島”創建,增加試點鄉鎮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的核算和核查。靈活運用政產學研用有效結合機制,深化對碳評價,碳交易,碳捕捉,碳封存等評價核算機制的研究運用,推動建立低碳技術遴選和推廣機制,開展重點低碳技術推廣目錄編制。針對我縣碳排放量相對較大的行業,如漁業,運輸業、旅游業,開展碳排放強度課題研究,實施一批低碳項目改造,培育一批示范應用。圍繞“碳交易”、“碳匯”市場,建立多元投資機制,加大對低碳、零碳、負碳項目的支持力度。繼續加大對貽貝產業、公益林項目、風電項目的扶持,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投資機制,培育形成碳匯產業區塊參與省市甚至是全國“碳交易”市場競爭,整體提升我縣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探索建立碳達峰碳中和的海島實踐模式。

    感謝您對政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嵊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 年 10 月 29 日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