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光伏 > 國際新聞

    澳洲發布新型石墨烯太陽能加熱超材料 可用于儲熱等工業領域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0-04-22 09:50:21
      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斯威本科技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轉化原子材料中心(Center for Translational Atomaterials,CTAM)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石墨烯薄膜,這種薄膜可以吸收90%以上的太陽光,同時消除了大部分紅外熱發射損失,這是該項壯舉的首次報道。

      這是一種高效的太陽能加熱超材料,能夠在開放環境中以最小的熱損失快速加熱到83攝氏度(181華氏度)。該薄膜的擬議應用包括熱能收集和儲存、光熱發電和海水淡化。

      CTAM創始董事賈寶華教授表示,在吸收太陽光的同時抑制熱輻射損失(也稱為黑體輻射)對于高效的太陽能熱吸收器至關重要,但要實現這一目標卻極為困難。她解釋說:“這是因為,根據吸收的熱量和吸收體的特性,發射溫度不同,導致其波長有顯著差異。但是我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三維結構的石墨烯超材料(structured graphenemeta materials, SGM),它具有很高的吸收性,可以選擇性地濾除黑體輻射。”

      這種三維結構的石墨烯超材料由一層30納米厚的交替石墨烯薄膜和沉積在溝槽狀納米結構上的介電層組成,該結構兼作銅襯底以增強吸收。更重要的是,所述基板以矩陣排列來圖案化,以使得波長選擇性吸收的柔性可調諧性。

      石墨烯薄膜的設計吸收波長在0.28到2.5微米之間的光。銅基板的結構使得它可以作為選擇性帶通濾波器,抑制內部產生的黑體能量的正常發射。這樣保留的熱量可以進一步提高超材料的溫度。因此,SGM可以快速加熱到83攝氏度。如果特定應用需要不同的溫度,可以制備和調諧新的溝道納米結構,以匹配特定的黑體波長。

      “在我們之前的工作中,我們展示了一種90納米石墨烯吸熱材料,”賈教授說。雖然它可以加熱到160攝氏度,“但它的結構更為復雜,包括四層:基底、銀層、氧化硅層和石墨烯層。我們的新雙層結構更簡單,不需要真空沉積。制造方法可擴展且成本低。”

      這種新材料還將薄膜厚度顯著減少到三分之一而使用了較少的石墨烯,其薄度有助于更有效地將吸收的熱量傳遞到其他介質,如水。此外,薄膜是疏水性的,這有助于自我清潔,而石墨烯層有效地保護銅層免受腐蝕,有助于延長超材料的壽命。

      “由于金屬基底的結構參數是控制SGM整體吸收性能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其固有特性,因此可以根據應用需求或成本使用不同的金屬,”Keng-Te Lin說,他是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關于超材料的論文的主要作者,也是Swinburne大學的研究員。他指出,鋁箔也可以用來代替銅,而不會影響性能。

      Keng-Te說:“我們利用原型機薄膜來生產清潔的水,并獲得了96.2%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太陽能-蒸汽效率。對于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清潔水發電來說,這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他補充說,這種超材料還可以用于能量收集和轉換應用、蒸汽發電、廢水凈化、海水淡化和光熱發電。

      但仍然存在的一個挑戰是找到一種制造方法,使基板可伸縮。

      “我們正在與一家私營公司Innofocus Photonics Technology合作,該公司已將一臺涂層機商業化,用于鋪設石墨烯和介電層,”賈教授說。“我們對此感到滿意。我們現在正在尋找一種適合大規模生產銅基板的方法。”她補充道,一種可能的方法是采用roll-to-roll工藝。

      同時,研究人員還在繼續微調納米結構設計,提高SGM的穩定性和吸收效率。“至于商業化,”賈教授說,“我們認為這在一到兩年內是可能的。”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中廣核新能源3月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增幅均超四成

    中廣核新能源發布公告,2020年3月該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按合并報表口徑完成發電量1432.7吉瓦時,較2019年同比增加12.1%。
    國內新聞2020-04-22

    雙面太陽能組件進口稅再次被豁免 5月18日生效

    日前,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的文件,雙面太陽能組件進口再次被排除在“201”關稅條款之外,這類產品在進口美國時將免除20%的關稅費用。
    行業要聞2020-04-21

    全球最大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開建

     4月17日,高端煤基新材料領軍企業寶豐能源(600989)開工建設全球最大規模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范項目。
    綜合新聞2020-04-21

    神州陽光太陽能 光伏發電有望成為第一大電源

    近日,在深圳舉行的中國光伏產業年會上,中國光伏產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表示,今年前十個月,中國光伏產品(硅片)出口總額電池,組件)達到177.4億美元,同比增長32.3%,并超過了2018年的出口總額(161.1億美元)。
    市場快訊2020-04-21

    科學家研發出轉化效率接近50%的太陽能

    據外媒近日報道,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發表在《自然能源》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們已經制造出了一種效率接近50%的太陽能電池。
    國際新聞2020-04-21

    新疆首個50兆瓦太陽能光熱發電站并網發電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個50兆瓦太陽能光熱發電站——哈密熔鹽塔式50兆瓦發電項目日前并入新疆電網發電運行。這將對新疆光熱發電產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并網發電2020-04-17

    一季度越南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增長27倍

    越南電力集團(EVN)透露,今年前三個月,越南電力產量和電力進口量累計達57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6.3%。
    國際新聞2020-04-15

    2020年全球太陽能光伏安裝量預測下調18%至106GW

    市場咨詢公司伍德·麥肯齊(Wood Mackenzie)表示,由于全球經濟因冠狀病毒大流行而面臨嚴重的破壞,2020年,全球太陽能光伏安裝量預計將從129.5吉瓦(GW)下降18%至106.4 GW。
    國際新聞2020-04-15

    太陽能發電車有未來么?

     據說,進入的門檻起步就是100億,而是否擁有核心的技術,才是是否能把車造好的關鍵。
    市場快訊2020-04-14

    德國研發可集成于汽車的太陽能模塊 每年增加4000至6000公里續航

    運輸行業的能源轉型發展正停滯不前,電動汽車仍然供不應求,而且生物燃料的使用也仍受爭議,而重型貨物運輸的二氧化碳排放就占了歐盟總量的6%。
    國際新聞2020-04-13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