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光伏 > 觀點

    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 陳國光:光伏,邁入AI時代

    中國經營報發布時間:2020-05-25 12:48:28
      人類正進入一個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

      近年來,“AI”成為高頻詞匯。在為新技術、新產業、新經濟而生的5G、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中,作為重要領域之一,人工智能將有望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具挑戰的時代。人工智能技術的強大賦能,正前所未有地促進各行各業價值創造方式,如何用創新改變世界,這是今天我們的共同使命。

      自2018年10月發布AI戰略以來,華為穩步而有序地推進戰略執行、產品研發及商用進程。2019年,隨著昇騰系列AI處理器、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Atlas全系列產品、基于昇騰的云服務的推出,華為已完成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的構建。目前,這些解決方案已在各行業日益廣泛應用,讓AI無所不及。

      AI,對光伏的激活與重塑

      全球資源供應緊張,環境惡化等問題正在加劇。以光伏為主力軍的可再生能源一定是未來能源的主流趨勢。但是如何提高光伏的滲透率,讓光伏從平價能源走向優質的主流能源?我們還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伴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華為智能光伏引領了光伏發展的三個時代。從最初的數字化+光伏,互聯網+光伏,到AI+光伏的時代。數字化是實現智能化的基礎。數字化程度越高,智能越容易實現。2014年,華為率先扛起智能化大旗,在行業推出基于組串逆變器為核心的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將電站進行數字化的全面改造,逆變器開始變成子陣的傳感器,信息采集精確到每個組串,基本實現了感知智能。

      2015~2018年,華為進一步融合了數字技術,這里典型的應用包括無線專網技術、MBUS技術、智能IV診斷、智能營維云中心、農漁光智能融合等。緊接著,2019年,華為率先發布了融合AI技術的智能光伏解決方案。2020年,華為將加深智能光伏與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的深度融合,打造端邊云協同的核心架構,真正激發每個電站價值,加速行業智能化升級。

      華為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已經在電力、制造、醫療等行業獲得了廣泛應用,極大提升了相關行業智能化程度。比如在南方電網,通過基于Atlas 200打造的智能運檢系統,安裝在輸電塔上的AI智能攝像機可以實時進行輸電線路檢查,實現輸電線路無人化巡檢,使運檢工作人員免于危險度很高的“爬塔走線”,大幅提升運檢效率和電網的運行安全性。

      重構MPPT,釋放組串最大潛力

      如何讓系統實現閉環、協同、融合?SDS(Smart DC System)應需而生。其主要的設計理念改變了原來組件、支架、逆變器各自為政的情況,實現了雙面組件+跟蹤支架+多路MPPT智能光伏控制器的閉環協同融合,使整個直流系統達到最佳狀態。其優化了傳統的天文算法,智能光伏控制器就像一個聰明的大腦,自學習跟蹤優化算法,并且不斷進化,基于神經網絡的AI訓練與建模,讓跟蹤支架調整到最優角度,發揮電站每串組件的最大潛力。比如根據遮擋、散射比、云層移動等情況,通過算法給出前后排最佳聯動策略,實現在線動態最佳跟蹤支架角度尋優。

      過去一年,華為在現場電站做了大量的測試。以安徽省濉溪縣實測驗證結果為例,測試周期183天,實際提升發電量1.31%以上。在中廣核、黃河水電等項目中發電量也提升0.5%~1%。

      重構直流安全,快準全面防護

      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個人生活,安全都是重中之重。尤其是一旦發生屋頂光伏電站起火,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都無法挽回。從全球各個案例分析的結果來看,大量的起火事故直接原因來自于接觸不良帶來的直流拉弧、光伏連接器虛接、線纜老化破皮等。以前只能通過提升工程質量和人工巡檢和維修,來避免端子虛接和線纜老化等問題,但是這樣無法找到所有的問題點,還是偶爾會有事故發生?,F在通過AI算法可以做到幾乎100%識別電弧,然后系統快速切斷,保證系統安全。

      “AI智能電弧防護”,是華為在行業率先將AI算法融入AFCI,通過更精準的電弧檢測,更迅速的故障保護,全面保障分布式光伏的安全。AI BOOST的AFCI,有三個獨特的性能。第一,通過AI模型持續高效學習更多電弧特征,達到超百萬量級電弧特征庫;第二,依托強勁本地芯片算力,主動識別并分析超92個電弧特征對比點,精準檢測,不誤報,不漏報,帶來全面升級防護;第三,400ms內快速關機切斷電源,遠遠優于2.5s行業標準,幫助用戶打造優質安全的屋頂光伏電站。

      重構運維,走向無人化

      華為與眾多光伏客戶一直演練的“無人值守”在面對真正“無人值守”的考驗時,交出了完美的答卷。AI BOOST的智能IV診斷技術,可以遠程一鍵對所有組串進行掃描,100MW電站10分鐘內自動輸出診斷報告。并主動向運維人員發出維修需求、問題診斷、確切位置,這就是光伏電站的“零巡檢”體驗。在此幫助下,運維效率提升50%以上。

      同時,AI融合技術進一步復制專家經驗,對更多的故障進行檢索、篩選、排查、甄別等,讓電站長期保持在健康狀態,并處于主動式保養。這里說的電站保養方法不再是查找具體的故障,而是利用(基于傳感器提供的數據,該數據通過算法監測)性能指標檢查電站設備的運行是否在正常指標范圍內,一旦發電異常,就會發出預防性警報。這種故障預處理系統已廣泛地應用于航空領域:如某架飛機的引擎將要出現故障,航空公司的控制中心就可以先于飛行員知曉這個情況,向飛行員發出指令,并在目的地提前安排好維修保養人員,將事故隱患消滅在發生之前。

      AI技術集成海量專家經驗,代替運維專家進行診斷決策;無人機巡檢,機器人自動操作維護,代替運維海量重復性工作。它將人從枯燥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在減少人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能夠比人類做得更快、更準確。所以,未來電站一定是無人化的。

      重構并網算法,更強支撐

      傳統電網的穩定性及電能質量主要由火電、水電發電機組維持,隨著新能源滲透率不斷提升、傳統機組逐步退役,電網SCR(短路容量比)將逐步降低,電網穩定性正經受挑戰。十四五規劃中,被稱為“新基建”重頭戲的特高壓將加快推進,而新能源高電壓穿越能力成為保障電網安全穩定的必要條件。2020年發布的新國標提高了準入門檻,強化了高穿有功穩定性、高低電壓穿越能力、頻率適應性等電網適應性要求。因此,為了保障新能源大規模接入電網,逆變器需具備更寬SCR適應能力、連續快速高低穿能力、快速調頻等電網支撐能力,這些都將是并網的必要條件。

      華為智能逆變器集成全球領先的算法架構,具備更強的控制能力,在業內引入阻抗重塑的AI技術,融合動態阻尼適配等多種領先并網算法,AI自學習能主動識別電站的電氣特性,自動調整并網算法匹配電網,比如支持HVDC場景送端,支持電網短路容量比SCR下限1.5,高穿功率不降額,更好的弱電網接入能力和故障超越能力,在業內處于領先地位。未來逆變器并網控制能力需要持續提高,支持更弱電網接入,低SCR情況下,保障穩定運行不脫網。從跟隨電網,到支撐電網,并最終走向電網重構,獨立成網。讓光伏從平價能源走向優質的主流能源。

      三級協同,打造更優電站

      如何利用數字化使一個個設備孤島有效協同,從而實現效益最大化呢?華為的方法是讓“逆變器、子陣、電站”實現三級協同。從部件高效,到系統高效,最終走向電站協同高效,從而打造更優的發電。

      首先在設備層面,主要提升逆變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以及免維護的可靠性設計,同時在邊緣端的逆變器也開始具備AI感知和推理能力;子陣層面,設備間互聯互感,協同優化。比如雙面組件、跟蹤支架控制、逆變器組成智能直流閉環系統,采用AI自學習、大數據特征挖掘的技術,實現在線動態調整跟蹤支架角度,充分釋放每個組串的潛力;電站層面,在智能子陣及邊緣計算的推動下,光伏電站能主動感應到電網需求,自動調整運作狀態,實時在線協同。比如在滿足電網功率因素要求下,實現子陣內有功無功的最優調節,讓整體電站發電量最優。

      AI+光伏=綠色的智能世界

      人工智能會像水像電一樣無所不及,它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是光伏產業變革走向智能化的核心新引擎。2020年將會是云、AI、5G三大技術真正發生聚變反應的元年。我們堅信,未來三十年人類社會必然會走進智能社會。數字技術與新能源正在重塑世界。當光伏遇上AI,產業突破極限,被重構,重新定義;而當AI遇上光伏,一個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新世界,變得更加綠色而生機盎然。

      華為昇騰計算業務總裁 許映童、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 陳國光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兩會】多位代表委員呼吁:延長2019年風電、光伏競價并網期限

    “十三五”收官之年,風電、光伏進入平價上網“沖刺期”,競價搶裝日趨激烈。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原有節奏,讓本就處于緊張階段的新能源產業面臨更多挑戰。項目施工受限、材料供應受阻、人員配備短缺……留給企業的時間不多了。
    行業要聞2020-05-25

    100MW!亞馬遜在山東建光伏電站,預計每年發電128萬度

    5月21日,亞馬遜(NASDAQ:AMZN)在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宣布了五個新的可再生能源項目,進一步支持亞馬遜承諾到2024年達到80%的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可能最早2025年)達到100%的可再生能源,以及到2040年達到凈零碳。
    企業報道2020-05-25

    內蒙古阿拉善盟簽訂1GW光伏治沙項目 總投資40億元!

    近日,阿拉善盟首單“云簽約”項目簽約成功。阿拉善盟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中國大唐集團太陽能產業有限公司簽訂了總投資40億元的沙地生態治理光伏發電基地項目合作協議,計劃建設1000兆瓦光伏發電裝置及配套設施,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發電量18億千瓦時。
    國內新聞2020-05-22

    華為與國內最大充電商特來電全面合作

    當下,汽車產業正從傳統行業轉向智能、電動化方向,而這也催生了一大波新生行業。并且,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研發工作,也不再是傳統汽車廠商的專屬,涌入了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也包括華為這樣的科技研發巨頭。
    市場脈搏2020-05-22

    中電朝陽500MW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接近尾聲

    5月19日,記者在中電朝陽500兆瓦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建設現場看到,電力工人正在加緊施工,這個全國單體容量最大的光伏平價上網試點項目建設已進入尾聲,5月底將實現全容量并網。
    市場快訊2020-05-21
    “大型漂浮式光伏電站建設及運維關鍵技術研究”啟動

    “大型漂浮式光伏電站建設及運維關鍵技術研究”啟動

    近日,由三峽新能源承擔的三峽集團專項科研項目“大型漂浮式光伏電站建設及運維關鍵技術研究”啟動會議暨科研大綱評審會議在江蘇南京以視頻形式召開。該科研項目以安徽淮南150兆瓦水面光伏電站為實施項目,于2019年列入三峽集團科技創新計劃。
    市場快訊2020-05-21

    A股最大光伏電站企業晶科科技上市,光伏電站資產蛋糕憑什么誘人?

    2020年5月19日,A股最大光伏電站企業晶科科技的上市鐘聲在黃浦江畔敲響。這家由全球最大光伏組件生產商晶科能源拆分電站業務而來的企業,是李仙德新戰略的啟動志。
    觀點2020-05-21

    特銳德控股子公司與華為簽署全面合作協議 推動樁聯網建設和智能

    特銳德公布,基于共同研發基因、創新理念以及布局未來的戰略,構筑“車聯網、能源網、互聯網”深度融合的“新工業互聯網”的目標,公司控股子公司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特來電”)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于2020年5月20日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全面合作和資源共享
    企業報道2020-05-21

    華為與星環科技簽署生態合作備忘錄,共建數據基礎設施

    在華為第17屆全球分析師大會期間,華為與星環科技就數據存儲與大數據領域的生態合作正式簽署備忘錄,圍繞華為海量數據存儲與星環大數據平臺進行聯合解決方案開發、市場培育和產業推進,共建數據基礎設施。
    綜合新聞2020-05-21

    華為之后,美國又對中國光伏產業關上大門

    美國政府于2017年9月宣布對太陽能光伏組件及電池片等進口產品征收為期四年的201關稅,即第一年征收30%關稅,此后三年遞減為25%、20%、15%;不過,部分地區、部分產品被豁免。2019年6月,雙面光伏組件被豁免。
    行業要聞2020-05-21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