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底,日本首相菅義偉首次發表施政演說時宣布,日本2050年將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為實現這一目標,日本政府2020年12月25日發布“綠色成長戰略”,將在海上風力發電、電動車、氫能源、航運業、航空業、住宅建筑等14個重點領域推進減排。
看好海上風力發電
日本經濟產業省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日本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發電站等能源行業占37%,遠遠超過其他行業,因此能源行業的減排至關重要。根據日本環境能源政策研究所的統計,2019年日本太陽能、水力、風力等清潔能源發電量約占19%,核能發電占比只有約6%(2010年高達25%),其余主要是煤炭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
“綠色成長戰略”設定目標是到2050年讓日本發電量的50%至60%來自清潔能源。由于2011年福島核事故的影響,日本國內擴大核能發電能力的阻力非常大。海上風力發電成為日本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主要增長目標,戰略提出到2040年使海上風力發電能力達到最多4500萬千瓦,相當于45個核電機組。
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在日本還處于驗證階段,還存在成本和運營方面的問題。據日本共同社2020年12月報道,日本政府已基本決定將設置在福島縣近海的浮體式海上風力發電設施全部撤除。由于設備故障等原因,海上風力發電設施運轉率不足,2012年起該海域設置的三座浮體式海上風電設施已有一座被撤除。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截至2019年底,歐洲的海上風力發電能力達到約2210萬千瓦,是日本的約400倍。日本公司在海上風力發電設備成本競爭力方面落后于歐美,歐美的相關公司相繼進入日本的海上風力發電市場。
“去燃油車”遭遇阻力
2019年日本乘用車銷量中燃油車占65%,混合動力車約占34%,純電動車約占0.5%。2020年底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交通運輸領域排放量約占總排放量的17%,“綠色成長戰略”設定的目標是到2030年代中期,日本國內停銷純燃油乘用車(暫不包括商用車),還提出加快下一代蓄電池(全固態電池)的實用化。
不過,日本汽車工業會會長、豐田公司社長豐田章男對日本政府的“去燃油車”政策提出異議。燃油車一般由約三萬種零部件構成,但純電動車零部件數量只有這一半。他認為“去燃油車”政策將沖擊日本傳統的汽車制造業產業鏈。日本的火力發電占比很大,只是推動汽車電動化無助于減排。急速的“脫燃油車”政策可能將破壞日本的汽車制造業和就業,影響日本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關于氫能源利用,日本“綠色成長戰略”規劃到2050年將氫能源使用量提高到2000萬噸,在交通、發電等行業推動氫能源的普及應用。不過,氫燃料用于發電有高成本問題,現在1標準立方米的氫約100日元(約合6.3元人民幣),遠高于相同體積的液化天然氣的13日元。如何通過大量制取、運輸和利用氫燃料將其成本大幅降低到和液化天然氣同等水平,還需要日本政府、企業等合作推進應用研究,政府還需提供大額補貼和稅收優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