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金融界鄉村振興“山東行”第一站在山東省淄博市舉辦,該活動由物美集團、金融界主辦,臨淄區人民政府協辦,中國農業銀行、眾得利現代農業、廣東樹米科技、北京山東企業商會、北京淄博企業商會為支持單位,主題為“鄉約美好 共譜新章”。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原黨組書記、董事長傅成玉出席活動,并就如何從發展新能源角度實現鄉村振興演講。
傅成玉指出,我們國家已經開始了積極的綠色低碳的全面轉型,包括國家的整體轉型、各個行業的轉型,也包括農業、農村、農民的轉型。
這個轉型有兩個最大的特點:第一是長期的,未來30-50年這個大勢是不會變的。第二個特點就是這個綠色低碳轉型必須借助高技術推動、借助數字化智能化來實現。
傅成玉表示,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鄉村振興。鄉村振興不是村莊、城鎮的振興,一定是一個農業、能源、產業的整體振興。過去幾十年中央一號文件永遠是涉及三農的,說明中央對三農問題、對鄉村振興是高度重視的。認真貫徹中央精神,三農問題不能脫離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來談。鄉村的振興、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都是工業化的自然進程,不是附屬物,而是工業化進程自然導出的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他指出,農業現代化沒有產業的支撐很難持續,沒有能源的支撐更沒有可持續的基礎。對于淄博來說,最大的資源是生物質能源與多能互補。這些年我國出現了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就是太陽能、風能技術的飛速進步使得我國新能源發展快速走到了世界前面。也為鄉村振興解決可再生能源問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農村本來就有非常豐富的生物資源能源,加上隨手可的取身邊能源— 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能源資源,實現多能互補,支撐農業生產、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每一個城鎮都可以實現新能源閉環的能源自己自足。不需要大電網,微網就完全可以解決局部發展的能源問題。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張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