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的低碳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日前,綠能惠民——縣域綠色低碳發展研討會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舉辦,與會專家分享縣域低碳轉型經驗,探討發展綠色能源驅動縣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縣域地域廣闊,具有發展風電、光伏、生物質能等綠色能源的天然優勢,在國家推進“雙碳”戰略、大力發展新能源的背景下,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但縣域轉型發展也面臨多重挑戰,與城市轉型相比,還面臨著人口流失、資金和人才匱乏等一系列問題,加劇了轉型的挑戰。為此,自然資源保護協會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合作,選擇被列入國家首批綠色低碳縣城建設試點的山西靈丘縣和曲沃縣開展研究,探索縣域綠色低碳轉型的樣板,找出適合當地的解決方案和商業模式,讓本地居民在綠色發展中受益,為縣域綠色轉型筑牢基礎。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張潔清表示,縣域發展面臨難得的機遇,在城鎮化、鄉村振興及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中,縣域地位愈加凸顯??h城基礎設施補短板的投資和農村清潔用能和污染防控等政策,都給縣域帶來新的技術和發展機遇。新能源發展是其中的最佳機遇之一。張潔清認為,發展縣域新能源,推動低碳轉型,可以帶來多重利好:一方面是經濟、就業方面的直接收益;另一方面,綠色能源發展還能夠提升縣域形象,通過打造綠色低碳品牌,吸引關注環保和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的投資者以及吸引更多的游客,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韓文科強調,大力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轉變是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在“雙碳”背景下,如果不能抓住能源革命的機遇,大力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轉變,既不能夠實現真正的高質量發展,也不能夠增強產業競爭力,提升發展優勢。第一,縣域推動能源革命必須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綠色發展的路子。第二,要統籌融合、協調發展,發揮產業協同的作用,培育新興能源產業。第三,科技引領,創新發展。此外,還要以民生為本,注重改善城鄉能源基礎設施,惠及農戶和鄉村。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村鎮建設與人居環境處副處長趙華表示,綠色低碳縣城建設是綜合性任務,要從目標導向上做好頂層規劃,并針對綠色低碳縣城縱向的要求目標做好專項規劃。
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系統方案設計部主任夏淑貌強調,縣域綠色低碳發展的核心是發展,既要考慮存量,也要考慮增量。首要是做好頂層設計,需涵蓋產業發展及產業結構調整、能源低碳或零碳供應及高效利用、生態環境提升等,以及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宣傳引導、示范項目建設等一系列工作,要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要建立長效推進體制機制。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記者 王彩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