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碳中和 > 動態

    風電產業能否扛起“雙碳”大旗

    國家電網報發布時間:2021-11-02 17:38:35  作者:王軼辰

      日前,為期4天的202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21)拉開帷幕。

      自2008年首次舉辦以來,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已經走過十余個年頭,成為觀察風電產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半p碳”目標下,風電產業如何重新定位?在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構建中,風能又將扮演何種角色?本屆大會都將給出答案。

      制造企業實力大幅提升

      風電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主體能源,是支持電力系統率先脫碳,進而推動能源系統和全社會實現碳中和的主力軍。風電產業大規模、高質量發展是落實“雙碳”目標任務的重要戰略選擇。

      在去年召開的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來自全球400余家風能企業的代表共同簽署并發布了《風能北京宣言:開發30億風電,引領綠色發展,落實“30·60”目標》,提出在“十四五”規劃中,須為風電設定與碳中和國家戰略相適應的發展空間: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于6000萬千瓦。按照上述目標,風電年平均裝機將呈現倍增局面。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容量高達7167萬千瓦,創歷史新高。今年前8個月,我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容量達1463萬千瓦,同比增加459萬千瓦,業內預計今年全年風電并網裝機容量有望達到4000萬千瓦左右。

      技術創新為行業快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近年來,得益于政策推動和行業共同努力,我國風電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速度正在穩步提升,不僅具備大兆瓦級風電整機自主研發能力,還形成了完整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制造企業的整體實力與競爭力大幅提升,達到了具有較高國際競爭力的風電機組技術研發水平。

      展覽會上,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首次展示了其研制成功的我國首個陸上4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的單列圓錐結構主軸軸承,標志著我國大功率風力發電裝備技術取得關鍵性進展。瓦軸集團風電軸承事業部總經理助理張麗娜介紹,近年來,公司重點加強了包括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核心部件在內的關鍵技術研發,目前已具備國際領先的設計、試驗一體化和研發、制造一體化能力。

      此前,西門子歌美颯再生能源(上海)有限公司曾透露,公司有意調整全球風機銷售市場布局,考慮退出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市場。

      風電能源更具競爭力

      風電不僅是零碳電力,隨著技術進步,風電也正成為最具經濟性的能源,在地方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基礎支撐作用。

      扛起“雙碳”大旗,在經濟性上,風電行業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業內人士透露,“十四五”期間,在我國高速風資源區,風電度電成本有望降低至0.1元,即使加上配置儲能的成本,仍然比煤電更具競爭力。

      即便是成本最高的海上風電,成本也隨著技術進步大幅下降。不久前,中廣核汕尾甲子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20號風機基礎開始沉樁作業,這是全國首個實現海上主體工程開工的平價海上風電項目,拉開了廣東省乃至全國平價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的序幕。預計到2024年,我國海上風電有望實現全面平價。

      再看兩個風電發展案例。廣東省陽江市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蘇玉均介紹,陽江市將在“十四五”期間完成100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的建設和投產,落實新增項目,推動集風力開發、裝備制造、研發設計、運維管理等于一體的風電全產業鏈生態體系,加快建設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和國家新能源基地。

      不同于中西部地區,江蘇省江陰市人口密度大,可利用資源少,在規劃、國土、環保方面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和限制。盡管如此,江陰市依然投資了14臺風機,大力發展分布式風電,服務港區和周邊企業。目前,江陰市兩個碼頭所用的風電占碼頭總用電量近50%。

      事實上,無論從風資源、氣象還是建設條件,陽江市都不是我國最適合發展海上風電的區域,江陰市同樣如此。

      “這兩個案例充分說明,在中國發展風電,可能更需要解決的是認識問題?!边h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說。

      風電產業渴望“破圈”

      “從今年前三季度國內新增發電量數據,以及風能、太陽能全年發電量的預估數據看,距離‘十四五’期間新增能源大部分由非化石能源滿足的構想仍有很大差距?!敝袊茉囱芯繒绽硎吕羁》逄寡?。

      未來,風電產業要持續提升發展質量,必須進一步擴大“朋友圈”,與地方政府、工業園區、高耗能產業、金融機構等各行各業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成為它們實現碳中和的“伙伴”。

      10月17日,北京國際風能大會召開前夕,118個城市與600多家風電企業共同發起了“風電伙伴行動·零碳城市富美鄉村”計劃。計劃提出,伙伴城市和風電企業要形成面向未來的全方位伙伴關系。

      行動計劃目標之一是助力鄉村振興。將風電與新能源特色小鎮建設、區域旅游開發等工程相結合,壯大村集體經濟。在條件較好地區率先啟動“百縣千村萬臺示范工程”。力爭2021年年底前啟動首批10個縣市總規劃容量500萬千瓦示范項目?!笆奈濉逼陂g,在全國100個縣優選5000個村安裝1萬臺風機,總裝機規模達到5000萬千瓦,為5000個村集體帶來穩定持久收益,惠及農村人口300萬人以上。

      行動計劃的另一重要方向是支持城市工業領域零碳化進程。打造零碳電力基地,助力東北再振興和西部大開發,緩解中東部減排壓力。風電產業通過上下游協同和技術創新,持續降低成本,以最具市場競爭力的綠色電力支援出口產業園區、高載能工業區、加工制造、數據等產業向內陸地區轉移。

      “希望政府機構與開發、制造及風電相關企業能擰成一股繩,共同建設零碳社會?!毙陆痫L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表示,推進行動計劃還須著力解決行業痛點,一是要提高申請土地使用流程效率;二是為高能耗企業使用綠電建立評價標準,運用市場機制為企業建立“碳賬簿”。

     ?。ㄔd10月26日《經濟日報》6版)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