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碳中和 > 動態

    “碳中和”引熱議 全國碳市場交易將啟動

    經濟參考報發布時間:2021-03-09 10:36:53  作者:向家瑩、王璐

      在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下,“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推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簡稱“全國碳市場”)建設、如期完成碳減排相關目標,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熱議話題。

      生態環境部近日消息顯示,全國碳市場建設已經到了最關鍵階段,要確保今年6月底前啟動上線交易。代表委員建議,加快全國碳市場制度體系建設,優化碳交易機制,推動碳金融產品體系的層次性發展。

      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多個部委也對減碳工作做出相應部署。

      作為落實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全國碳市場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我國2011年起在7個省市啟動了地方碳交易試點工作,并取得了積極進展。在此基礎上,今年1月1日,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涉及2225家發電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2月1日起,《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正式施行,這標志著全國碳市場的建設和發展進入了新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國碳市場的建設處于初期階段,仍存在一些短板。

      “主要是碳交易制度體系不夠健全、配額分配不夠科學合理、管理層級不夠完備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副總經理李永林舉例說,例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缺少上位法,目前仍未出臺類似環境保護法、節約能源法等國家層面法律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中科煉化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吳惜偉同樣表示,從確立碳交易試點至今已過去10年,全國碳市場籌建已有3年,并在探索交易成果上見到了一定成效。但總體來說,國內碳交易市場的推進并未達到預期目的,企業未能在節能減排上取得效益,主動性不高。

      基于當前全國碳市場仍處在發展初期的現狀,多位代表委員從完善碳市場制度建設、加大碳市場金融服務等方面提出對應建議。

      李永林建議,首先應加快全國碳市場制度體系建設。立法先行,以較高層級的立法來保證碳市場的權威性,盡快出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為碳市場體系建設提供法律支撐。同時,在《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基礎上,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和細則,指導企業開展碳交易工作。其次,科學制定碳配額分配機制。建議統一配額分配方法,體現出企業碳排放和減排先進性,通過優化配額總量來有效調節碳價,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提高企業參與碳市場的積極性。此外,建議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覆蓋行業范圍,適時將石化、建材、鋼鐵、有色、航空等行業納入碳市場,設計更多的交易品種和準入機制,吸引更多的參與主體,提高碳市場活躍度,提升全社會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參與度。

      全國政協委員、中投公司副總經理趙海英提出,應循序漸進完善電力、碳排放權、綠色電力證書等交易平臺。在市場體系未健全前,可考慮將暢通企業直購綠色電力通道作為突破口。

      金融支持方面,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行長郭新明建議,在風險可控的原則下,研究開發與碳排放權相關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如推動碳金融產品體系的層次性發展,先積極推廣落地碳配額質押信貸業務,再嘗試在碳交易項目實施中提供碳信用、碳風險管理等金融服務;不斷豐富碳金融衍生品,先試點碳遠期、碳掉期等場外產品,再逐步推動碳期貨、碳期權等場內產品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認為,碳交易機制所依賴的碳排放監測核算、報告、核查體系,很容易受人為因素干擾。要對碳交易同類機制的制度設計和實施情況進行深入總結,及時發現和解決機制設計和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讓碳交易機制更加有效地引導產業界參與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要大力發展氣候投融資,強化政策協同、標準體系建設和綜合示范,更好地支撐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為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助推劑。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訪全國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訪全國人大代

    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節能減排目標是中國政府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應對氣候變化、建設美麗中國、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必然要求。發布和實施“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充分體現了國家電網公司服務國家戰略的高度責任感,也順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值得我們民營企業學習。
    專訪2021-03-09
    加快推動新能源行業 與人工智能融合創新——訪全國人大代表、樂山太陽能研究院院長姜希猛

    加快推動新能源行業 與人工智能融合創新——訪全國人大代表、樂

    在我國2060年實現碳中和愿景下,風能、太陽能發電裝機將持續快速增長,相關的新能源基礎設施包括發電設施、儲能設施、智能控制設施也高速增長,迫切需要普及和提高智能化水平。
    專訪2021-03-09
    發展智慧型儲能電站 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訪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

    發展智慧型儲能電站 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訪全國人大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在降低石油、天然氣、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同時,要增加可再生清潔能源供給比例,大力發展智慧型儲能電站,提升消納和輸出的平滑性。
    專訪2021-03-09

    代表委員高度評價國家電網“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

    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中國政府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應對氣候變化、建設美麗中國、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必然要求。發布和實施“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充分體現了國家電網公司服務國家戰略的高度責任感,也順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值得我們民營企業學習。
    動態2021-03-09

    【兩會】全國政協委員羅琦:現有核電規模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匹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羅琦在2021年兩會期間表示,現有核電裝機規模與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還不匹配。他認為,要加快核電發展步伐,保證6至8臺的年開工量。
    國內新聞2021-03-09

    全國人大代表顧軍:中核集團將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未來不管是星際航行建造太空空間站,還是開發海洋資源建造海底空間站,都離不開核?!?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中核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顧軍在接受采訪時勾勒描繪了中核集團從“十四五”到本世紀中葉的美好圖景。
    國內新聞2021-03-09

    曹志安:加強跨省區能源資源優化配置 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
    焦點新聞2021-03-09

    三峽集團成功發行首批碳中和綠色公司債券

    3月3日,中國三峽集團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首批碳中和綠色公司債券10億元,期限3年,募集資金不低于70%用于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項目建設,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
    國內新聞2021-03-09

    通威集團:錨定新能源 推進“碳中和”

    通威集團是以農業、新能源為雙主業,并在化工等行業快速發展的大型跨國集團公司,系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企業2021-03-09

    低碳轉型任重道遠 綠色金融大有可為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帶來的挑戰,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020年中國首次向全球宣布,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動態2021-03-09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