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氫能 > 動態

    打造無碳綠氫產業 破解碳排放約束

    經濟參考報發布時間:2021-02-08 09:33:20

      面對日趨嚴重的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問題以及生態環境的挑戰,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推動能源革命、加快能源轉型、實現綠色發展的普遍共識和一致行動。隨著我國提出力爭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峰,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能源領域將迎來根本性調整,現代煤化工加快綠色轉型已成當務之急。

      而大力發展氫能產業,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推進能源產業轉型十分重要。專家建議,氫能具備成為主流能源的基礎條件,符合我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政策和戰略方向,應高度重視“氫源”發展,特別是打造以無碳綠氫為主、多種制氫方式并存、上下游緊密銜接的氫能產業鏈,支持部分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

      發展氫能時不我待

      在近日召開的寧夏寧東氫能產業與能源轉型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發展新能源有效應對全球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任務,其中氫能將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后疫情期間,世界各國紛紛開始重視氫能發展,全球氫能產業布局拉開序幕。

      中科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徐春明說,盡管屬于二次能源,但氫能在很多應用領域、應用場合都有所體現,因具有低碳、安全、高效和清潔等特性,是未來構建清潔社會的重要能源。

      國際能源署2020年6月發布的《全球氫能進展報告》指出,全球電解制氫項目數量和裝機容量大增,從2010年不足1兆瓦增至2019年的超過25兆瓦,未來氫氣會作為與天然氣同等地位的能源物質參與國際貿易,并可能取代天然氣。

      此外,歐盟2020年7月發布歐盟氫能戰略,計劃到2030年生產1000萬噸氫氣,歐盟或將在未來10年向氫能產業投資4.56萬億元人民幣,保證歐盟國家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法國、德國兩方也宣布,要合建大型電解水的制氫工程。日本在福島也已建設新能源研究基地,通過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

      預計到2050年,氫能在我國能源體系中占比約10%,氫氣需求量將達6000萬噸,年產值超過10萬億元。當前,我國正在積極推動傳統能源向低碳清潔能源轉型,氫能產業化正在起步。

      不過,目前我國氫氣制備工業產能嚴重不足,2050年氫能缺口或將達2500萬噸。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說:“部分省份、企業和機構行動起來了,制訂了相關方案,提出氫能的發展愿景,但存在盲目性、碎片化的問題,尤其是對‘氫源’研究不夠,難以形成整體概念。”

      無碳綠氫是主攻方向

      化石能源制氫和電解水制氫是兩個成熟的制備工藝,目前我國更多依賴化石能源制氫,但其弊端是會伴生大量二氧化碳。僅從物料平衡計算,生產1公斤氫,若是煤制氫,會伴生11公斤二氧化碳;若是油制氫,也會伴生7公斤二氧化碳。

      “由化石能源制取的氫氣稱為灰氫,灰氫不可取,通過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后,可使灰氫變為藍氫,但藍氫也只可作為過渡。長遠來看,最終還是要聚焦到可再生能源通過電解水制取無碳綠氫。”李毅中說。

      徐春明分析認為,若2050年實現1億噸氫氣的終端應用,通過化石能源制氫需要消耗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超過5億噸標準煤,排放二氧化碳12億至18億噸,這樣一來,氫能產業反而成為一個龐大的耗能和碳排放領域。從能源革命和碳排放要求來看,電解水制氫是更好的選擇。

      多位專家認為,電解水制氫具有三方面核心優勢:一是綠色環保,因其主要雜質是水和氧氣;二是生產靈活,可實現大規模分布式利用;三是產品純度高,氫氣純度可達99%-99.9%。因此,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制氫是主攻方向。

      而且我國“多氫”的能源稟賦,也可支撐綠氫發展。“氫是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發電可驅動電解水制氫。”國際氫能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毛宗強說,如今我國新能源裝機容量居世界第一,關鍵技術基本實現國產化,但存在區域產能過剩、棄光棄風棄水現象嚴重等問題,綠氫可成為可再生能源新的輸出路徑。

      另外,可再生能源平價上網為電網電力低成本制氫提供了新的選擇。

      目前,寧夏寶豐集團正在建設包括1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裝置、每小時1萬標方電解水制氫裝置的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與應用示范基地。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也正在加快布局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煤化工補氫、加儲氫設施、產業和重卡應用等全產業鏈氫能項目,通過可再生能源制備綠氫耦合煤化工,部分替代煤制灰氫,破解能源資源和環境約束瓶頸。

      鼓勵部分地區先行先試

      據預測,到205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將占制氫總量的70%,現有化石燃料制氫將從2020年的67%降至20%。但氫能是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制儲運等關鍵環節上還有一些瓶頸亟待突破。

      毛宗強等專家認為,西北地區太陽能、風能資源豐沛,是生產綠氫、使用綠氫的便利之地。國家有關部門可根據氫氣應用場景、市場需求等,提出氫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及相應標準,鼓勵有綠氫發展基礎的地區先行先試,然后在全國推廣。

      李毅中等專家認為,很多省市區已經出臺發展氫能的方案,現在要抓緊對“氫源”的研究,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要對工藝路線等提出指導性意見以及制定相應標準,盡快抓好試點、示范工作。

      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黨工委常務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陶少華認為,國家有關部門可支持寧東基地率先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耦合煤化工產業試點示范。建議國家重視能源“金三角”可再生能源制氫耦合煤化工產業發展,把寧東基地作為試點示范區先行先試,降低氫能全產業鏈成本,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能源省區綠色轉型創造可復制推廣的經驗。

      還有一些專家建議,國家應設立氫能重大科研攻關項目,支持開展關鍵領域技術攻關,建立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優化氫能產業技術發展和成果轉化應用路徑。

      另外,國家應重視建設完善氫能產業基礎配套設施,統籌氫氣儲運網絡體系建設,根據產業布局和產用氫企業實際,引導各地以點帶面、超前布局建設一批制氫和交換站及輸氫管網,示范推廣油、氣、氫、電綜合能源補給站,形成互聯互通、內外循環的氫能輸送體系,為氫能產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碳市場:2021年1月共成交179.36萬噸,成交金額4644.83萬元

    2021年1月,我國8個區域碳市場配額共成交179.36萬噸,成交金額4644.8
    動態2021-02-07

    北京冬奧會碳排放數據可實現碳中和

    本報訊(記者 任珊)“扎實推進碳中和,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被寫入北京“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冬奧組委秘書行政部部長郭懷剛建議,要推廣低碳辦奧系列舉措,助力實現碳中和?!氨本?022年冬
    國內新聞2021-02-07

    北京冬奧會碳排放數據可實現碳中和

    本報訊(記者 任珊)“扎實推進碳中和,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被寫入北京“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冬奧組委秘書行政部部長郭懷剛建議,要推廣低碳辦奧系列舉措,助力實現碳中和?!氨本?022年冬
    政策2021-02-07

    北京冬奧會碳排放數據可實現碳中和

    本報訊(記者 任珊)“扎實推進碳中和,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被寫入北京“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冬奧組委秘書行政部部長郭懷剛建議,要推廣低碳辦奧系列舉措,助力實現碳中和?!氨本?022年冬
    焦點頭條2021-02-07

    生態環境部將盡快在線上開展第一單碳排放權交易

    以試點為基礎,全國碳市場自2017年底啟動籌備,經過基礎建設期、模擬運行期,如今進入真正的配額現貨交易階段。除了首批納入2225家發電企業,鋼鐵、化工、電解鋁等行業也已經做了長期準備,下一步要考慮加快納入。
    綜合新聞2021-02-07
    維源泰德氫能源壓縮空氣制冷制熱設備項目落地天津泰達

    維源泰德氫能源壓縮空氣制冷制熱設備項目落地天津泰達

    從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官網獲悉,“聚力濱城建設·共贏美好未來”濱海新區重點招商項目“云簽約”活動在“云端”成功舉行。11個項目“云簽約”落戶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這些項目涵蓋了裝備制造、金融服務、現代服務、生物醫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石化新材料等多個領域,總投資達到近60億元。
    動態2021-02-07

    德國將建歐洲最大“綠氫”工廠

    據路透社報道,日前,殼牌、三菱重工(MHI)、瑞典公用事業公司Vattenfall和德國漢堡市市政供熱供應商Warme Hamburg聯合宣布,將在德國漢堡市已關閉的Moorburg燃煤電廠的原址,建設擁有100兆瓦容量電解槽的制氫工廠,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生產綠色氫氣。
    動態2021-02-07

    英國碳市場建設緩慢引擔憂

    英國“脫歐”協議達成至今已有月余,但宣布將自建本土碳排放交易體系的英國政府尚未完善相關立法,英國企業于是“加緊”購入歐盟碳排放交易份額。
    動態2021-02-07

    浙江省電力系統碳排放監測平臺上線

      本報訊 2月3日,中國華電杭州華電半山發電有限公司相關生產大數據正式接入浙江省電力系統碳排放監測平臺,該公司負責人可以登錄監測平臺,即時了解企業碳排放量,為企業控制與管理碳排放量提供準確的決策依據
    動態2021-02-05

    浙江省電力系統碳排放監測平臺上線

      本報訊 2月3日,中國華電杭州華電半山發電有限公司相關生產大數據正式接入浙江省電力系統碳排放監測平臺,該公司負責人可以登錄監測平臺,即時了解企業碳排放量,為企業控制與管理碳排放量提供準確的決策依據
    技術創新2021-02-05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