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一大早,在安徽省阜南縣新村鎮于洼村的蔬菜大棚里,村民們忙著將收割的蘆蒿捆扎、裝運。大棚外,新村鎮黨委書記張亮熱情地向采購商們推銷本地出產的蘆蒿醬、生姜片等農產品。8時許,阜南縣供電公司員工走進田間,巡檢大棚保溫設施,檢查冷庫的用電情況。
新村鎮在當地被稱為“蘆蒿之鄉”,2021年有6000戶村民種植蘆蒿,種植面積1.6萬余畝,產值達4億元。
“這幾年,阜南縣供電公司完善了全鎮農業生產配套電力設施,推動蘆蒿由傳統種植方式逐步向自動化和現代化種植方式轉變。”張亮介紹。
今年,新村鎮建成了14座冷庫,可存儲蘆蒿4萬噸,大幅延長了蘆蒿的存放周期。“‘雙11’前,我們備足了蘆蒿。‘雙11’當天,我們僅通過電商平臺就賣出了十幾萬斤,每斤平均賣到18元。”安徽紅意蘆蒿開發有限公司經理張俊說。
安徽紅意蘆蒿開發有限公司于2021年年底成立,主要研發蘆蒿相關產品。今年年初,該企業建成了加工廠。柴集供電所客戶經理郭濤上門收集企業相關信息,詳細測算用電負荷,指導張俊通過“網上國網”APP提交用電申請。“電工師傅測算加工廠負荷只有150千瓦,符合免費接電條件。”張俊說。為了幫助企業節省投資,郭濤建議張俊等企業壯大后再增設專用變壓器。
自2021年起,阜南縣供電公司優化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三零”服務舉措,將低壓接入容量上限由100千瓦提高到160千瓦,為滿足條件的小微企業免除表箱及供電設施的安裝費用。此外,該公司貫通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企業客戶“一證辦電”、居民“刷臉辦電”,還推動供電服務向“供電+能效服務”轉變,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全面提升客戶電力獲得感。
“供電公司推行‘三零’服務,讓我沒跑一次路、沒花一分錢就用上了電。”張俊說。今年夏天,安徽紅意蘆蒿開發有限公司研發出蘆蒿原味醬、蘆蒿香辣醬、蘆蒿臘肉醬等新產品。“我們還打算研發蘆蒿茶、蘆蒿精油、蘆蒿飲料等產品。”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張俊已有計劃。(李勁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