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節能環保 > 綜合新聞

    環保督察助地方生態環境增“顏值”

    科技日報發布時間:2021-05-11 11:11:04

      贛州騰遠鈷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搬遷后,淘汰了落后的高能耗工藝設備,公司轉型升級為現代化的工業企業。受訪者供圖

      在贛州茅店工業平臺,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企業通過上馬新技術、新設備,大幅提升原材料利用效率,把原本要排放的廢氣、廢渣等“吃干榨凈”……當地的環境變美了,企業的效益提高了,群眾的幸福感提升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推動了贛縣區高質量發展。

      從江西贛州市區驅車半個多小時,就可到達位于贛縣區的贛州高新區紅金工業園一期。該工業園內的企業曾是群眾環保投訴的熱點。2016年7月和2018年6月,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江西省開展督察及“回頭看”期間,群眾對其企業異味擾民問題,先后多次來電來信反映。

      督察組將群眾反映的問題交辦贛縣區委、區政府后,贛縣區委、區政府決定“壯士斷腕”,把該工業園所有企業整體搬遷到贛州高新區茅店工業平臺,并把企業搬遷與產業升級、環境整治、環保提升等同步落實,倒逼產業綠色轉型。

      在5月7日結束的第二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中,科技日報記者看到,在贛州茅店工業平臺,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企業里,全自動的生產線正有序運行,通過上馬新技術、新設備,大幅提升原材料利用效率,把原本要排放的廢氣、廢渣等“吃干榨凈”……當地的環境變美了,企業的效益提高了,群眾的幸福感提升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推動了贛縣區高質量發展。

      對部分企業進行搬遷整治

      贛縣區紅金工業園建園初期,由于粗放的招商引資方式,對企業環保要求及設備的先進性沒有特別關注,導致部分引進企業生產工藝和設備落后,存在環保問題。2018年,涉及金屬冶煉、生物食品、紡織服裝等行業的141家企業,大部分位于產業鏈前端,產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加上設備老化等原因,生產時存在“跑冒滴漏”現象。近年來,隨著城市快速發展,這些企業附近陸續建設了大量住宅小區,最近的住宅樓與企業僅一路之隔。

      2018年,群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企業生產中產生的臭氣影響了生活。2018年6月20日,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專程到現場督察群眾信訪問題,指出衛生防護距離不夠、企業廢氣收集處置不到位等問題,提出要徹底予以解決。江西省主管部門到現場調研企業污染情況后,要求贛縣區抓緊制定整治方案,確保兩年內所涉企業整體搬遷。

      2018年,紅金工業園一期內的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約70億元,利稅約6億元,占據贛縣區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

      “在作出搬遷整治決定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此次搬遷整治工作是一項復雜性高、難度大的攻堅任務,更是要向人民群眾交出的綠色答卷。”贛州市政協副主席、贛縣區委書記、贛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胡曉平說。

      搬遷需投入資金32億元,作為革命老區,2020年全區實現脫貧摘帽還需持續投入,資金缺口巨大。贛州市贛縣區區長、贛州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張景霖說,在兩年內建好新廠并完成搬遷,勢必影響企業正常生產運營,加上搬遷企業6000多名工人的穩崗就業問題,“政府和企業都面臨著巨大壓力”。

      環保要求倒逼企業技術升級

      搬遷后的贛州騰遠鈷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遠鈷業),部分庫房還在修建中。但在車間里,嶄新的全自動、智能化生產線已開足馬力進行生產。

      騰遠鈷業董事長羅潔說,對于搬遷,企業是有顧慮的。根據贛州“以搬遷促升級”的要求,企業需投入資金10億元。“搬遷前,騰遠鈷業占地約140畝,原廠房周邊已沒有土地可用,企業環保性的提升,只能通過對生產線打‘補丁’,一點點進行。如果不是中央環保督察的要求,企業真的很難下定決心,推倒重來,全面提升生產工藝的環保水平。”

      搬遷后的騰遠鈷業占地600畝,實施了年產2萬噸鈷、1萬噸鎳金屬系列產品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投入環保資金1億元,優化了現有萃余液廢水綜合處理工藝,技術主要流程達國內領先水平。2020年11月,騰遠鈷業異地技改后投產僅3個月,就達到6500噸鈷的生產規模,相當于未搬遷前全年的生產能力。企業實現了當年拆遷、當年投產、當年盈利的目標。

      張景霖說,因環保而起的搬遷,更注重環保水平的提升。在搬遷安置方面,贛縣區注重企業工藝、技術、產能、品質等轉型升級的同時,把能否滿足環保要求、環保投入和處理工藝作為硬約束,實行“一票否決制”,對不能滿足環保要求的企業堅決清理關停。

      離騰遠鈷業不遠的是贛州市全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標生物),作為一家專業從事嬰幼兒、孕婦及乳母營養包研發和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此次搬遷也成為全標生物技術提升的重要契機。企業在老廠房拆遷補償基礎上追加投資近1億元,建成代表行業最高水平的現代化營養包生產車間和實驗室,生產效率提高了近12倍,成為國內營養包產能最大的企業。

      全標生物副總經理趙海彬說,新廠建設嚴格遵守環保節能要求,將制氮機產生的熱能進行余熱回收,用作中央空調加熱源,每年可節約用電近20萬度。

      技術和環保水平的提升還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新機遇。目前,江西省特殊膳食工程研究中心已在全標生物建成,科技部“科技助力經濟2020”項目、省級重大研發專項也落戶全標生物。

      “贛縣藍”“贛縣綠”提升群眾幸福感

      在第二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中,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宋秀巖專程來到紅金工業園實地考察督察整改情況。“老區財政并不寬裕,搬遷企業花了這么多資金,是否會影響當地財政的正常開支?”曾擔任過青海省省長的宋秀巖深知政府收支平衡的重要性。

      “企業搬遷后,騰出2000多畝城區土地,除公共用地外,還有1000多畝可用于城市商住開發,政府可從土地拍賣中獲得約60億元收入。我們計劃用這筆資金彌補企業搬遷投入,結余部分進一步滾動用于生態環境治理和鼓勵企業高質量發展。”胡曉平說。

      宋秀巖強調,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并不是給地方“添堵”的,而是促進地方高質量發展。“督察時大家不要怕揭短亮丑,我們是來共同解決問題的。”

      據統計,13家異地技改搬遷企業至少需要投入環保資金約5億元。政府對應用先進工藝和設備的企業給予獎補,2018年以來,共計對搬遷企業技改提升項目給予各類扶持資金2億多元。還投入2億元,新建了日處理能力1.8萬噸的中國稀金谷洋塘污水處理廠,達到了倒逼環保水平提升的效果。

      “我們抓住搬遷整治契機,調整工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先進制造業。”贛縣區副區長湯榮福說,淘汰或搬遷改造了141家企業,引導搬遷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增資擴股、技術改造、上市裂變等方式轉型升級、擴能改造,提升核心競爭力。

      經專家評審,騰遠鈷業、全標生物等7家企業在自動化、智能化、科技、節能、環保、生產工藝技術等方面都達到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技改升級企業建成投產后,預計主營業務收入將增加117億元,稅收增加2.09億元。搬遷整治,還推動贛縣區打造稀土和鎢新材料、新能源動力電池材料、稀土永磁電機、智能裝備制造等4個百億產業集群;區內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動力電池三元正極材料金屬鈷產能均達到全國產能的1/3,鎢鐵產量占世界份額的1/3。

      贛縣區還以企業搬遷整治為核心,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實施,全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0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49天,同比增加40天,“贛縣藍”成為常態。贛縣區境內的贛江、平江、桃江、貢江四大流域地表水質達標率100%,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在贛縣區贛江段,兩岸綠樹成蔭、繁花似錦,在清晨或傍晚,在江邊步道健行鍛煉的人群絡繹不絕,享受著“贛縣綠”。贛縣區在收獲生態環境“高顏值”的同時,更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中國水電開發的生態環境保護實踐之三: 環境保護措施篇

    水電行業發展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認識不斷提高,特別是環境保護法和環境影響評價法頒布以后,系統開展了流域梯級水電建設的生態累積影響和滯后效應研究,深化了攔河筑壩建庫帶來上下游水文泥沙情勢變化、庫區和下游水質、水
    焦點頭條2021-04-25

    中國水電開發的生態環境保護實踐之三: 環境保護措施篇

    水電行業發展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認識不斷提高,特別是環境保護法和環境影響評價法頒布以后,系統開展了流域梯級水電建設的生態累積影響和滯后效應研究,深化了攔河筑壩建庫帶來上下游水文泥沙情勢變化、庫區和下游水質、水
    政策動態2021-04-25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防止碳達峰變成“攀高峰”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防止碳達峰變成“攀高峰”

    本報訊 4月15日,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公開表示,目前我國距離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已不足10年,完成任務時間緊、任務重、挑戰大。同時,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時間,比主要發達國家用時大大縮短。李高稱,這既
    專訪2021-04-25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防止碳達峰變成“攀高峰”

    本報訊 4月15日,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公開表示,目前我國距離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已不足10年,完成任務時間緊、任務重、挑戰大。同時,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時間,比主要發達國家用時大大縮短。李高稱,這既
    深度閱讀2021-04-25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防止碳達峰變成“攀高峰”

    本報訊 4月15日,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公開表示,目前我國距離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已不足10年,完成任務時間緊、任務重、挑戰大。同時,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時間,比主要發達國家用時大大縮短。李高稱,這既
    專家觀點2021-04-25

    治污設施何以淪為“污染源”?

    外排滲濾液COD濃度超標53.2倍,污水處理設施3年來有一半以上時間停運,調節池高位積存滲濾液存在嚴重風險隱患……近日,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因環境問題突出,被督察組“點名批評”。
    市場分析2021-04-25

    第二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進入下沉階段

    截至4月19日,各督察組共收到群眾來電、來信舉報13478件,受理有效舉報11039件,經梳理合并重復舉報,累計向被督察單位轉辦9630件;被督察省份已完成查處1453件,其中立案處罰435家,罰款2580.97萬元;立案偵查24件,拘留15人;約談黨政領導干部428人,問責黨政領導干部96人。
    焦點頭條2021-04-23

    第二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進入下沉階段

    截至4月19日,各督察組共收到群眾來電、來信舉報13478件,受理有效舉報11039件,經梳理合并重復舉報,累計向被督察單位轉辦9630件;被督察省份已完成查處1453件,其中立案處罰435家,罰款2580.97萬元;立案偵查24件,拘留15人;約談黨政領導干部428人,問責黨政領導干部96人。
    焦點頭條2021-04-22

    生態環境部:希望日本對國際社會負責

    近日,日本福島核事故處理后廢水排海問題引起社會公眾廣泛關注。對此,記者就有關問題采訪了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相關負責人。
    焦點頭條2021-04-20

    第二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全部進駐

    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日前,第二輪第三批8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實現對山西、遼寧、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廣西、云南8省(區)督察進駐。
    焦點頭條2021-04-13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