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三年前曾被高層通報,在追責高壓之下,祁連山生態保護取得成效,但南麓腹地的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礦區非法開采并未根絕,近日再次引發外界關注。
綜合媒體8月5日報道稱,制造這一區域生態災難的,是一家名為青海省興青工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興青公司)的私營企業。公司董事長馬少偉號稱青海“隱形首富”,14年來盤踞礦區,涉嫌無證非法采煤2600多萬噸,獲利超150億元。
2017年至2019年,北京先后兩次下派環保督察組進行督察,興青公司則在此期間停止開采。
2020年7月,為了應對青海省執法部門的監督檢查,興青公司停產4天。
在歷經兩輪北京下派環保督察和青海省叫停木里煤田礦區內一切開采行為、開展生態環境整治的背景下,興青公司在木里聚乎更煤礦的非法開采仍未受到撼動,時至今日其打著修復治理的名義仍在進行掠奪式采挖。
興青公司內部知情人士透露說,公司經常是白天迎接檢查、夜間組織開采,或者上級領導、執法人員前腳剛離開、后腳就恢復生產。不過,馬少偉此前接受采訪時稱,興青公司、興青天峻能源公司都“停產配合整合,沒有生產”。
8月4日,木里煤田管理局負責人回應稱,涉事興青公司不存在非法采礦問題,“是整治,在環境整治期間”,“他們是(環境整治的)一個試點。”該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興青公司正在木里煤田做邊坡治理試點相關工作,“省上是有批復的。”
隨后,青海省立即成立由省委常委、副省長李杰翔任組長的調查組趕赴該礦區現場調查。調查組表示,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將嚴查嚴辦。
針對當前祁連山生態環境,中科院院士張宏福表示,木里煤田區域生態極其敏感和脆弱,大規模無序探礦采礦使得成千上萬年的凍土層被剝離,水源涵養功能減弱或消失殆盡,將使地表大面積發生不可逆轉的干旱化。
祁連山地區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近年來該區山地森林和草原生態系統破壞較嚴重,在2017年就引起了官方的重視。
兩年前,《經濟參考報》曾披露馬少偉憑借一紙疑似造假的青海省商務廳紅頭文件,非法將青海省紫金礦業煤化有限公司(簡稱“紫金公司”)的股權全部據為己有,而此前陜西金土地實業有限公司(簡稱“金土地公司”)就已出資紫金公司,后因興青公司以“零投資”奪走紫金公司估值千億元的聚乎更一井田礦權,從而引發金土地公司長達15年的維權訴訟。
這場假文件奪取千億礦權糾紛曾也引起了社會關注。2018年6月,青海省商務廳給商務部的答復書中稱,“文件內容不當”,“該文件已被收回撤銷”。
該報稱,馬少偉,原青海省政協常委馬登科之子,1962年生,現任私企青海興青工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法人。不過經查詢,沒有查到上述資料中青海省政協常委有叫馬登科的,但西寧市政協有與此同名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