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節能環保 > 焦點頭條

    當萬億“新基建”來臨,沒有一個是與環保無關的

    環保頭條發布時間:2020-04-23 11:52:03
      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提出“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至此,“新基建”這三個字走進了2020年“朋友圈”中。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圈劃了7大重點行業: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4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在新聞發布會上就這個熱點作出了新回應。

      會上表示,初步研究認為,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下一步,據說推進新基建發展會打出一套“組合拳”。

      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也在估量新基建市場體量時表示,僅2020年新基建投資或將在1萬億左右。

      又一個1萬億,誘人的蛋糕總是驚人地相似。也許你乍一看,只有一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與環保行業是直接相關的。但是你細品,在“萬物互聯”的世界里,沒有什么關聯是靠X軸+Y軸+Z軸無法完成的。

      首先,所有工程的環評工作就是繞不開的連接點。

      其次就像【特高壓】。促進清潔能源電力消納,尤其是光能、風能開發條件好但本地用電量不大的地區的電力外送,以此達到更快降低全域化石能源污染物排放指數的目的,就是特高壓工程與環境保護脫離不開的關聯。

      像【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大量施工要求背后是必須為人所重視的揚塵、顆粒物監測,以及建筑垃圾處置等問題。目前,各地施工場所是揚塵監管的重點區域,同時要求安裝在線監測設施,與相關部門聯網,實時上傳數據。

      那么,在此之外,關于5G 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與環保行業的關聯就更好理解了。

      環保在線已經多次提及“智慧環保”的發展趨勢、市場需求和內在要求,站上風口的“互聯網+環保”格局已經初現端倪。

      從阿里云推出ET環境大腦、與江西水務共建水務行業云平臺;到騰訊云攜手粵海水務打造智慧水務生態圈;再到華為斬獲4.45億元智慧水務大單,攜手深圳水務和深圳移動打造5G智慧水質凈化廠,深度參與城市數字化轉型;以及中國移動中標2400萬環境監測項目……

      這不僅僅是簡單的跨界,而是信息技術企業參與智慧環保建設的必然選擇。

      反過來說,環保企業主動擁抱科技“大腦”,也是毫無疑問的加分項。例如構建“空天地”一體化環境監測網絡,發展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環衛車/環衛機器人,研發危廢智慧監管系統,參與海綿城市和無廢城市建設,助推垃圾分類精準落地,對癥全國小微水體和流域治理……

      不變的,是改變。信息科技時代,致力于突破空間和時間的桎梏,鎖定瞬息萬變的動態,通過不定軌跡的捕捉,預測走向以及研究分析,或者達到精準調度的目的。這對于環保行業而言,是貫穿預防、治理、修復和保護全過程的重要倚仗。

      另外,2020年生態環境部提出【建立和實施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和監督執法正面清單】。2月例行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又回應稱,重在支持和鼓勵企業實現綠色發展,提升執法效能,優化執法管理方式,“愿意與企業形成互相支持、互相信任、守法執法并重的良性互動”。

      正面回應,并不會放松環境監管,但是希望這種做法成為常態。

      那么也就意味著,目前采取的“云監管”方式并不是曇花一現。尤其是“非現場監管”模式,利用遙感、無人機、在線監控、視頻監控、用能監控、大數據分析等,顯然又對上了“新基”。

      據悉,在“新基建”熱潮下,央企已經迅速展開了行動。其中就包括:

      中國移動“5G+無人防疫車”智慧機器人開展智慧消毒、醫衛服務,攜手合作伙伴部署基于5G通信技術的醫用測溫巡邏機器人,集成各種環境感知傳感器;

      兵器工業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發起成立的千尋位置公司發起“飛翼行動”,通過無人機進行精準噴藥消毒、巡檢喊話等防疫作業;

      國家電網3月18日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特高壓發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方面持續發力等。

      當然,這塊“新基建”蛋糕究竟如何跟環保行業一起熔煉成一塊更大的蛋糕,是留給環保企業的重要課題。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新基建有望拉動10萬億投資 中外巨頭爭奪云計算市場

    新冠疫情令全球經濟陷入了一場空前危機。經濟學家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出現衰退,中國將是為數不多的仍然實現增長的經濟體。對新基建等領域的投資將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產經信息2020-04-23

    人民網談“新基建”:2025年區塊鏈產業規模將達389億元

    4月22日,人民網官方公眾號刊文《“新基建”,將這樣改變你的生活!》。文章稱,新基建將覆蓋包括區塊鏈在內的新技術基礎設施,算力將成為新生產力。
    國內新聞2020-04-23

    “新基建”風口下,充電樁市場將加速行業的洗牌期

     近期,疫情在世界范圍內不斷蔓延,全球經濟持續承壓。雖然國內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經濟也受到比較大的沖擊。
    產業財經2020-04-23

    傳統基建和新基建雙管齊下總投資或達22萬億元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時提出,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產業財經2020-04-23

    國家將從三方面加大對充電基礎設施的投入

    預計2020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相對180萬個充電樁,比例約為2.78:1。這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1∶1車樁比例目標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產業財經2020-04-23

    “新基建”頂層設計將出 央企大手筆布局特高壓等領域建設

    今年以來,無論是高層會議的多次部署,或是來自資本市場上的資金追捧,無不促使“新基建”迅速出圈兒。尤其是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表態,要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
    國內新聞2020-04-23

    新基建需要處理好四大關系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基建”。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再次強調“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
    言論觀點2020-04-22

    國家電網“新基建”再發力 “e安全”把好復工“安全關”

    國家電網公司體現責任擔當,聚焦“新基建”領域,以特高壓、充電樁、綜合能源建設領銜,大力推進重點工程建設,積極發揮電網投資拉動作用,努力在服務經濟社會秩序恢復中當排頭、作表率,大手筆提速“新基建”。
    省網新聞2020-04-22

    新基建觀察之E:處處有充電樁 路路向智能行

    國家發改委20日首次明確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部分,其中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和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備受矚目。當馬路上綠色車牌的新能源車越來越多,當自動駕駛應用越來越廣,當充電樁設施越來越普及,我們離更智能環保的出行生活也越來越近。
    深度閱讀2020-04-22
    網絡數據安全標準體系:讓“新基建”更安全

    網絡數據安全標準體系:讓“新基建”更安全

    近年來,數據泄露事件頻頻發生,隨著5G、物聯網等“新基建”大規模推進,未來個人信息在網上應用將更加普遍,非法數據共享與交易帶來的安全挑戰愈加嚴峻。
    市場研究2020-04-22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