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煤、油、氣、電生產均同比增長,其中原煤生產平穩增長,原油生產速度由負轉正,天然氣、電力生產增長較快。從2018全年來看,隨著完善煤炭產能置換加快優質產能釋放等政策的持續推進,原煤生產逐步恢復,全年產量35.5億噸,比上年增長5.2%,增速比上年加快2.0個百分點。能源較快增長對我國經濟運行起到了強力的支撐作用,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一、煤炭產量平穩增長
2018年全年,隨著完善煤炭產能置換加快優質產能釋放等政策的持續推進,原煤生產逐步恢復,全年產量35.5億噸,比上年增長5.2%,增速比上年加快2.0個百分點。原煤生產繼續向優勢地區和企業集中,內蒙古、山西和陜西三?。▍^)原煤產量占全國的69.6%,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原煤生產企業戶均產量136.7萬噸,增加近14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70.6%,較上年增長2.4個百分點。整體來看,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重心已經從降產量、去產能向結構調整、優化產能的方向轉換,煤炭產能產量均有回升,預計2019年優質產能還將陸續釋放。
二、鐵路運煤大幅增長
2018年,全國鐵路煤炭發運量23.8億噸,同比增長10.3%(煤炭發運量占貨運量的59.2%)。其中,電煤發運量占17.5億噸,增長16%左右;主要運煤通道大秦鐵路發運煤炭4.5億噸,增長4.9%。
2018年我國繼續優化煤炭供給結構,煤炭產能集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鐵路運輸在煤炭供需銜接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國家著力推進實施“公轉鐵”政策,為增加市場有效供給,鐵路方面進一步挖掘運輸潛力,優化運力調度,鐵路運煤大幅增長。
三、煤炭去產能1.5億噸
2018年,煤炭行業堅持以“破、立、降”為主攻方向,持續推進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供給結構不斷改善,發展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全年淘汰退出煤礦832處,完成淘汰落后產能約1.5億噸,產能利用率上升為70.6%,增長2.4個百分點。對符合條件的央企煤礦核增優質產能850萬噸/年,核減災害嚴重礦井產能490萬噸/年。30萬噸/年以下小煤礦數量占比由2017年的45.6%下降到39.7%?!笆濉泵禾啃袠I去產能的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下一步要繼續在提升供給質量上下功夫。
四、煤炭消費占比繼續下降
初步核算,2018年能源消費總量比上年增長3.3%。其中,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比上年提高約1.3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所占比重下降約1.4個百分點。
2018年,中國的煤炭消費已經降到60%以下,比2012年下降9.5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裝機達到40%左右。國家持續推動的能源轉型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預計2019年煤炭消費比重將降至58.5%左右。
五、煤炭利潤大幅回落
2018年,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為24047億元,同比減少5.5%,增速較去年同期收窄20.4個百分點。從效益指標看,預計2018年將實現利潤總額30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3%左右,較去年同期增速290.5%大幅度回落。2018年末應收賬款同比減少一成以上。 從未來發展指標看, 預計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873.6億元,同比增長8.5%,較去年同期增幅擴大20.8個百分點;2018年11月底從業人員為324.5萬人,同比減少4.6%,較去年同期降幅收窄4.2個百分點。
分析認為,2018年在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在中美貿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壓力加大的前提下,我國經濟保持6.6%的高速增長,經濟總量達到90萬億元,而煤炭產業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依然能延續平穩運行態勢實屬不易。
六、2018煤炭運行綜合分析
2018年匆匆而過,全年煤炭市場表現得出乎意料的平靜,“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成為煤炭市場的大趨勢,且煤價全年波動幅度不斷收窄,市場呈現良性平穩發展的態勢。
中長期合同是2018年煤炭市場穩定運行的一個重要因素。自2016年以來,中長期合同對于穩定煤炭價格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促使煤炭上下游企業間建立了更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國家能源集團等大型煤企的電煤長協簽約量超過11億噸。
鐵路運煤對確保煤炭供需和穩定煤價功不可沒。2018年,全國鐵路煤炭發運量23.8億噸,同比增長10.3%(煤炭發運量占貨運量的59.2%)。其中,電煤發運量占17.5億噸,增長16%左右;主要運煤通道大秦鐵路發運煤炭4.5億噸,增長4.9%。按照中國鐵路總公司計劃,到2020年全國鐵路煤炭運量將達28.1億噸,較2017年增運6.5億噸,屆時將占全國煤炭產量的75%。
優質產能有序釋放為市場穩定運行奠定了基礎。2018年,煤炭去產能工作深入推進,優質產能有序釋放,也為市場穩定運行奠定了基礎。三年來,全國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總計接近7億噸,而且逐步由總量性去產能轉向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產能為主。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煤炭優質產能加快釋放,2018年累計確認新建煤礦產能置換方案60處、規模3.3億噸,煤炭產能結構進一步優化。
總之,2018年已經成為歷史,在各方努力下煤炭經濟運行質量穩定向好,但仍存在發展不平衡、企業負擔重、應對市場風險能力弱、部分企業管理不夠科學合理等諸多問題,離高質量發展還有不小距離。全面提升煤炭經濟發展質量,這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煤炭行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和目標。2019年我國煤炭行業的總趨勢還會以 “穩”字為主,穩中有動,煤炭行業總體形勢將不會有大的改變。
主辦單位: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 網站運營:北京中電創智科技有限公司 國網信通億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銷售熱線:400-007-1585
項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傳真:010-58689040 投稿郵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編號:京ICP證140522號 京ICP備14013100號 京公安備11010602010147號
2018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煤、油、氣、電生產均同比增長,其中原煤生產平穩增長,原油生產速度由負轉正,天然氣、電力生產增長較快。從2018全年來看,隨著完善煤炭產能置換加快優質產能釋放等政策的持續推進,原煤生產逐步恢復,全年產量35.5億噸,比上年增長5.2%,增速比上年加快2.0個百分點。能源較快增長對我國經濟運行起到了強力的支撐作用,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一、煤炭產量平穩增長
2018年全年,隨著完善煤炭產能置換加快優質產能釋放等政策的持續推進,原煤生產逐步恢復,全年產量35.5億噸,比上年增長5.2%,增速比上年加快2.0個百分點。原煤生產繼續向優勢地區和企業集中,內蒙古、山西和陜西三?。▍^)原煤產量占全國的69.6%,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原煤生產企業戶均產量136.7萬噸,增加近14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70.6%,較上年增長2.4個百分點。整體來看,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重心已經從降產量、去產能向結構調整、優化產能的方向轉換,煤炭產能產量均有回升,預計2019年優質產能還將陸續釋放。
二、鐵路運煤大幅增長
2018年,全國鐵路煤炭發運量23.8億噸,同比增長10.3%(煤炭發運量占貨運量的59.2%)。其中,電煤發運量占17.5億噸,增長16%左右;主要運煤通道大秦鐵路發運煤炭4.5億噸,增長4.9%。
2018年我國繼續優化煤炭供給結構,煤炭產能集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鐵路運輸在煤炭供需銜接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國家著力推進實施“公轉鐵”政策,為增加市場有效供給,鐵路方面進一步挖掘運輸潛力,優化運力調度,鐵路運煤大幅增長。
三、煤炭去產能1.5億噸
2018年,煤炭行業堅持以“破、立、降”為主攻方向,持續推進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供給結構不斷改善,發展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全年淘汰退出煤礦832處,完成淘汰落后產能約1.5億噸,產能利用率上升為70.6%,增長2.4個百分點。對符合條件的央企煤礦核增優質產能850萬噸/年,核減災害嚴重礦井產能490萬噸/年。30萬噸/年以下小煤礦數量占比由2017年的45.6%下降到39.7%?!笆濉泵禾啃袠I去產能的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下一步要繼續在提升供給質量上下功夫。
四、煤炭消費占比繼續下降
初步核算,2018年能源消費總量比上年增長3.3%。其中,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比上年提高約1.3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所占比重下降約1.4個百分點。
2018年,中國的煤炭消費已經降到60%以下,比2012年下降9.5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裝機達到40%左右。國家持續推動的能源轉型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預計2019年煤炭消費比重將降至58.5%左右。
五、煤炭利潤大幅回落
2018年,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為24047億元,同比減少5.5%,增速較去年同期收窄20.4個百分點。從效益指標看,預計2018年將實現利潤總額30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3%左右,較去年同期增速290.5%大幅度回落。2018年末應收賬款同比減少一成以上。 從未來發展指標看, 預計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873.6億元,同比增長8.5%,較去年同期增幅擴大20.8個百分點;2018年11月底從業人員為324.5萬人,同比減少4.6%,較去年同期降幅收窄4.2個百分點。
分析認為,2018年在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在中美貿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壓力加大的前提下,我國經濟保持6.6%的高速增長,經濟總量達到90萬億元,而煤炭產業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依然能延續平穩運行態勢實屬不易。
六、2018煤炭運行綜合分析
2018年匆匆而過,全年煤炭市場表現得出乎意料的平靜,“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成為煤炭市場的大趨勢,且煤價全年波動幅度不斷收窄,市場呈現良性平穩發展的態勢。
中長期合同是2018年煤炭市場穩定運行的一個重要因素。自2016年以來,中長期合同對于穩定煤炭價格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促使煤炭上下游企業間建立了更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國家能源集團等大型煤企的電煤長協簽約量超過11億噸。
鐵路運煤對確保煤炭供需和穩定煤價功不可沒。2018年,全國鐵路煤炭發運量23.8億噸,同比增長10.3%(煤炭發運量占貨運量的59.2%)。其中,電煤發運量占17.5億噸,增長16%左右;主要運煤通道大秦鐵路發運煤炭4.5億噸,增長4.9%。按照中國鐵路總公司計劃,到2020年全國鐵路煤炭運量將達28.1億噸,較2017年增運6.5億噸,屆時將占全國煤炭產量的75%。
優質產能有序釋放為市場穩定運行奠定了基礎。2018年,煤炭去產能工作深入推進,優質產能有序釋放,也為市場穩定運行奠定了基礎。三年來,全國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總計接近7億噸,而且逐步由總量性去產能轉向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產能為主。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煤炭優質產能加快釋放,2018年累計確認新建煤礦產能置換方案60處、規模3.3億噸,煤炭產能結構進一步優化。
總之,2018年已經成為歷史,在各方努力下煤炭經濟運行質量穩定向好,但仍存在發展不平衡、企業負擔重、應對市場風險能力弱、部分企業管理不夠科學合理等諸多問題,離高質量發展還有不小距離。全面提升煤炭經濟發展質量,這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煤炭行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和目標。2019年我國煤炭行業的總趨勢還會以 “穩”字為主,穩中有動,煤炭行業總體形勢將不會有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