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了解,江蘇思極將在不新建線路的前提下,對涉及電流達到額定值80%的重載線路442條開展改造工作。改造不額外占用土地資源,完成后,將提高線路15%至20%的輸送容量,預計為全省增加386萬千瓦電能輸送容量,有效提升電網輸送承載能力。
為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江蘇思極于2020年7月就開始開展輸電線路動態增容試點項目,成功運用復合潮流控制及動態增容等新型電力電子裝置和手段實現調度彈性控制,為此次改造工作打下基礎。“提升電氣化水平,是奠定能源利用高效低碳轉型的基礎。電能是優質、高效、清潔的二次能源,可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廣泛替代化石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此次改造后,江蘇電網將具有輸送更多電能輸送承載能力,有效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江蘇思極工程建設部負責人邵明馳介紹道。
自2020年6月組建以來,江蘇思極在國網江蘇電力和國網信通產業集團的指導下,以電力基礎資源效益最大化為目標,聚焦“電力賦能5G”和“5G賦能電力”兩條主線,由內至外,科學開展電力基礎資源開發,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助力5G網絡快速布局;由外至內,引入5G等先進技術和互聯網新模式,助力電網數字化轉型,促進能源互聯網建設。自國網公司“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發布以來,江蘇思極結合實際,將重心聚焦于能源配置智慧化,助力江蘇電網設備廣泛應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促進能源信息深度融合和數字化轉型,加快傳統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提高電網對各類能源電力資源的統籌協調和集成優化能力,推動化石能源清潔利用與新能源優先開發。
據悉,江蘇思極2020年產值、利潤等經營指標均位于各省思極科技公司首位。下一階段,江蘇思極將繼續搶抓新興產業和“數字新基建”發展機遇,聚焦電力基礎設施資源高效復用,服務“雙碳”落地,全力打造屬地基礎資源運營主體中的“江蘇樣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