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風電 > 海上風電

    中國海上風電產業“馭風”前行

    經濟參考報發布時間:2020-06-17 11:38:36  作者:楊丁淼 陳圣煒

      在長江入??诒眰?,沿著江蘇省南通市綿長的海岸線,一排排百米高的白色風機,矗立在無邊廣闊的藍色海面上迎風而轉,源源不斷地將電能送進千家萬戶。

      在這片蔚藍之中,一個千億級規模的產業正在集聚發展。近日,南通市舉行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大會,24個項目集中簽約落戶當地,總投資與合作金額超750億元。

      與會的行業人士普遍認為,加快推進安全高效、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建設,是保障能源安全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方向,當前既是發展“風口”,也面臨風險挑戰,中國海上風電產業正“馭風”前行。

      數據顯示,中國沿海風能資源較為豐富,截至2019年底,海上風電累計并網容量592.8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三。

      目前中國沿海8省市已有海上風電項目并網,其中江蘇海上風電機組累計并網容量達423萬千瓦,占全國海上風電總裝機規模的71.3%。

      南通東臨黃海,南依長江,被稱為中國的“江海之城”,風能分布集中、平均風速高、可利用時間長、臺風等自然災害少,是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沃土”。

      早在上世紀末,南通落實江蘇沿海開發戰略,在省內率先發展海上風電產業,先后創造了第一個陸上特許權示范項目、第一家潮間帶風電試驗場等多項“中國第一”。

      “今年1至5月,南通風電裝備產業逆勢增長超過60%。”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介紹,目前該市規劃建設的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約600萬千瓦,已建成投產145萬千瓦,占中國的四分之一。

      國家風電技術與檢測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李少林介紹,中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10年增長45倍,2019年新增裝機容量居世界第一,未來仍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以家紡、建筑、船舶海工等產業聞名的南通市,正力圖將風電打造為新的產業名片。該市日前發布打造“風電產業之都”的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力爭形成較為完善的風電產業體系和產業創新體系,累計裝機容量近800萬千瓦,風電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200億元。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勘測設計、設備研發制造和工程建設運營經驗逐步積累,海上風電單位千瓦造價正逐步下降,利好的同時帶來新問題。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表示,隨著發電成本不斷降低,競價上網成發展主流。“規?;l展的同時,如何應對補貼退坡,實現降本增效,成為當前海上風電面臨的最大挑戰。”

      今年,多部委聯合發文要求,2021年12月31日前未完成全部機組并網的海上風電項目將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部分地方海上風電電價補貼政策仍未明朗。

      南通市所謀劃的產業集群,意在構建“分不開、拆不散”的共同體,打造更完備、更緊密的海上風電產業鏈條。“隨著海上風電產業進入‘后補貼’時代,唯有握指成拳,加強基于產業鏈的分工協作才是長遠之計。”徐惠民說。

      為打通風電開發“最后一公里”,南通市如東縣歷經四年打造風電母港裝備產業基地,目前核心功能區已建設完成,上海電氣、海力風電、中信世紀新材料等一批風電機組總裝和材料零部件企業相繼落戶。

      “考量運輸和時間成本后,母港碼頭出運是最佳方案。”江蘇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瀾說,風電母港24小時通航,遇上緊急訂單,不用擔心延誤交貨,并且母港距離公司生產基地近,出運更加方便快捷。

      會上該基地正式揭牌,將有效解決小散碼頭運輸效率低下的問題,并配套倉儲、運輸、運維等服務。

      丹麥的埃斯比約港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母港,該港已經形成完整的海上風電產業鏈,為周邊上千公里海域的海上風電項目提供運維服務支持。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如東縣有條件成為“東方的埃斯比約港”。

      地方電力部門的支持對于風電產業尤為重要。國網江蘇如東縣供電公司總經理周建勇表示,未來將提前介入風電項目規劃、勘察等前期工作,“量身定做”方案,為風電項目科學合理的接入電網提供依據和建議,有效保障風電接入與消納。

      截至6月7日,如東縣今年風電上網電量達到16.32億千瓦時,占當地用電量的68.5%。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海上風電行業仍面臨不確定性。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今年風電行業在上游產業鏈中面臨較大的供應困難,尤其是依賴國外進口的葉片、軸承等核心零部件。

      此外,隨著海洋環保等要求提高,嚴格限制建設項目占用自然岸線,近海資源空間趨緊,海上風電走向深水遠海是必然趨勢,然而深海環境對風機基礎、海底電纜、海上平臺集成等技術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

      “海上風電向遠海延伸,并網形式將更為復雜。”南通市市長王暉說,要以協同創新來突破傳統技術路徑,全力支持企業創新,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打通“卡脖子”環節。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十年乘風破浪,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實現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

    十年乘風破浪,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實現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

    在江蘇省如東縣沿海,飛翔的鳥群與巨大的風機相互輝映,漁民在夕陽下收獲著一天的快樂,慕名前來的鳥類愛好者在灘涂上觀察著勺嘴鷸等珍稀鳥類,一切都在平淡中展現著和諧之美。這是世界海洋日前夕,映像在南黃海上的致美畫卷。
    行業要聞2020-06-12

    到2022年歐洲海上風電行業資本支出將超過油氣上游行業

    近日,Rystad Energy分析顯示,2021年,海上風電行業的資本支出(Capex)將趕上歐洲油氣上游行業的資本支出,并在2022年超過。
    海上風電2020-06-11

    2020中國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大會舉行

    8日下午,2020中國(南通)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大會在如東舉行,300多家風電產業上下游企業及金融機構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大計,推動海上風電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國內新聞2020-06-09

    三峽新能源陽西沙扒1000MW海上風電項目開工

    6月4日,三峽新能源廣東省陽江市陽西沙扒三四五期海上風電項目正式開工。
    海上風電2020-06-08

    啟東海上風電場主體工程正式開工

    近日,中交一航局承建的江蘇華威啟東H1、H2海上風電場項目完成首根大直徑單樁沉樁作業,標志著國內單體容量最大、風機安裝種類最多的海上風電項目正式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
    項目進展2020-06-08

    競逐海上風電

    5月下旬,國際整機龍頭西門子歌美颯發布海上直驅風機(SG14-222DD),該機組單機容量可擴展至15MW。
    海上風電2020-06-08

    濱海北H2#400MW項目發電量創歷史新高

    5月份,江蘇海上風電公司濱海北H2#400MW項目發電量達到12119萬千瓦時,超計劃完成22.03%,同時創該項目投產以來單月發電量歷史最高水平。
    國內新聞2020-06-03

    浙江最大海上風電項目核心部件吊裝完成

    近日,在杭州灣浙江省能源集團嘉興1號(以下簡稱嘉興1號)海上風電場的海面上,嘉興1號海上風電場海上升壓站的上部組塊——重達3000噸的“巨無霸”吊裝就位。
    項目進展2020-06-03

    幾內亞政府重點規劃海上風電項目

    幾內亞毗鄰大西洋,海岸線長度約352公里。幾方規劃建設海上風力發電項目
    國際新聞2020-06-03

    江蘇如東800MW海上風電項目(H4、H7)工程開工

    5月28日,江蘇海上風電公司在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的情況下,堅持"超前領先一公里"理念,搶抓開工,順利完成如東800MW海上風電項目(H4、H7)工程開工任務。
    海上風電2020-06-01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