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新時代,“高質量”成為順應新發展、謀求新作為的鮮明主題。今年以來,大唐集團公司先后召開了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2020年工作會議、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黨組2020年第4次會議、系統領導干部視頻會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視頻會等6個重要會議,系統回答“我們是誰、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干什么去、為了誰、依靠誰”一系列重大問題,尤其在“聚焦高質量發展 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企業”方面提出的具體措施,是干好今年及以后一段時間工作的指南。
站在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刻,作為一家投產30多年的火電企業總經理,我深感迎來了最好的時代,最好的發展機遇。貫徹落實六次會議精神,必須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融入到公司發展全過程各環節,勇挑重擔、真抓實干,奮力開創公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耒陽發電公司始終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把黨的政治組織優勢轉化為新時代公司創新發展的優勢。同時,深入開展“樹旗幟、亮身份”等主題實踐活動,確保在保安全、搶電量、降煤價等中心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為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動力。
堅持以新能源發展為重點,推動高質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引領我國能源行業發展進入了新時代。面對新時代發展的新機遇,耒陽發電公司迅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加強戰略研究、戰略指引;按照“刻不容緩發展光伏、想方設法發展風電、穩步推進百萬煤電、高度關注現代氣服”的工作思路,圍繞“打造湘南百萬新能源基地”的發展目標,深入摸排28個縣市風電光伏資源280萬千瓦,全力以赴儲備發展項目。與此同時,我們加快推進衡南黃吉50MW林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堅持把一流標準貫穿于項目設計、施工、監理、調試全過程,確保項目即投產、即盈利、即達設計值;全面了解國家能源局、湖南省“十四五”能源規劃布局和集團公司對湖南火電發展的新要求,順勢而為推進百萬煤電機組建設。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火電企業,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始終堅持疫情防控、安全穩定“兩手抓、兩手硬”。具體到工作中,就是時刻把職工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嚴控嚴防,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就是牢固樹立“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的紅線意識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扎實做好風險隱患排查問題的整改,持續推進“本質安全型”企業建設;就是持續關心關愛職工群眾,解決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解除后顧之憂,確保他們安心放心投身工作。
堅持以提質增效為基礎,推動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耒陽發電公司通過實施“2468”攻堅工程,成功實現了利潤“出零米”,走出了連續虧損經營困境,但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三高一低”的生產經營短板依然突出。我們還需以提質增效為目標,以對標、降本、控費為重點,全力克服電價電量下降的不利形勢,搶抓煤價下行的增利空間,全方位提升管理水平,確保年度利潤“出零米”,為公司未來發展爭取更多的時間。
堅持以隊伍建設為保障,推動高質量發展。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耒陽發電公司始終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暢通管理晉升、技術晉升、技能晉升等職工發展渠道,通過競爭上崗、專家評審等方式,選拔了一批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優秀人才。隨著公司改革發展的縱深推進,我們將繼續加強對優秀年輕干部的培養使用,充分發揮薪酬“指揮棒”的正面激勵作用,加快建設一支素質更高、作風更實、戰斗力更強的干部隊伍,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動高質量發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對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了根本遵循,也為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面。目前,耒陽發電公司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大力開展“改革再出發”工作。我們梳理完善公司現行制度,解決制度缺失、沖突和休眠問題,提高制度的時效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狠抓制度執行,突破“人情關”“面子關”,摒棄“情大于法”的思想,加強督查考核,堅決維護制度權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聚焦安全環?;A不牢、盈利能力不強、隊伍活力不足等問題,進一步完善績效考評機制、對標提升機制、動態用人機制等,充分發揮機制的杠桿作用,實現用機制抓執行、促目標、增活力。(作者系大唐華銀耒陽發電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