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陜蒙晉三省區交界處的神東礦區是我國能源富集區,年產煤炭1.9億噸,神東商品煤輸送至全國19個省份、4個直轄市。
這樣大的體量讓其成為國家煤炭保供的主力軍,更是榆林和鄂爾多斯兩地不可或缺的保供中堅力量。
2022年一季度,也是國資委2021年四季度發出打贏能源保供攻堅戰的最后三個月。
元月份提前兩天完成月度任務指標,實現首月“開門紅”。
春節7天,上萬名干部員工堅守百米井下,產量完成350.2萬噸,日均外運110列。
2月26日,布爾臺選煤廠裝車站日均發運25列,創歷史最高裝車紀錄。
……
2022年截至3月14日,公司自產煤3378萬噸,發運6915列,產量相當于455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狠抓安全 多措并舉增產保供
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紅線,也是增產保供穩價的大前提。
從2021四季度至今,按照集團統一部署,公司累計增產870萬噸。
非常之時,當有非常之舉。進入2022年,為了確保春節期間安全、生產、環保持續穩定,公司加強保供工作的統籌領導和協調,成立了春節期間安全生產環保維穩保障領導小組,從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疫情防控、物資儲備、后勤服務等8個方面詳細安排和明確規定任務,主要領導下沉一線,層層壓實責任。同時,制定了節前保供獎勵和節后保勤激勵措施,引導廣大員工及家屬就地過年。
這個春節,對于公司總調度室副主任李海龍來說,依然是忙碌的一個春節,“每天安排2個安全督查組,由公司領導帶隊、業務保安部門參加,對13個礦井、生產服務中心、開拓準備中心和洗選中心現場督查,其中入井檢查37次,有重點、有針對性地管控安全。”
“我們在節前組織開展了全面、系統的隱患大排查,做到全覆蓋、無死角、不漏檢、不失控。假期我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安全生產上,領導干部嚴格執行值班帶班制度、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制度和事故信息報告制度。同時,在春節假期,加大了高風險、單崗位、中夜班、交接班等關鍵作業、重要時段的安全管理。”大柳塔煤礦黨委書記、礦長遲國銘說道。煤炭保供,安全是第一要務、第一效益,更是第一福利,只有把安全落實到行動中,體現在細節上,實現由‘重視’向‘重實’轉變,才能真正保障安全高效生產。
硬措施和軟激勵結合之下,今年春節,公司3.2萬名干部員工堅守崗位,勠力同心保供應,自產煤保持高產穩產。
聞令而動 扛起煤炭保供重任
2021年,國資委發出“央企做好當前及今冬明春保電、保煤、保暖工作”號令,神東煤炭率先響應,充分發揮煤炭核心區能源保供中流砥柱作用。
進入2022年,在這場跨年份的攻堅戰中,神東煤炭堅決貫徹國家煤炭保供要求,面對集團公司下達的兩次增產保供任務和外購煤源組織困難等多種因素,神東煤炭將集團“穩健、協同、賦能、提質”工作導向貫穿生產運營全過程,統籌做好生產組織、裝車外運,持續保持關鍵時刻高產穩供態勢。
畫好保供“作戰圖”,分解“任務單”是神東煤炭致力打贏這場煤炭保供攻堅戰的工作路徑。為此,公司保供領導小組辦公室積極加強“月計劃、周平衡、日調度”管理模式,加大產運銷溝通協調組織。
“1月份,我們根據集團下達的月度計劃,結合鐵路天窗,以及各礦井的搬家倒面、設備預防性檢修、過特殊地質構造等情況,精細分解逐礦逐面逐站逐日作業計劃,協同安排礦井、選煤廠的生產組織和裝車外運,統籌協調產運銷一體化運營,實現自產煤和外購煤協同互補、雙向發力,確保圓滿完成煤炭保供任務。”神東煤炭總調度室計劃統計分析主管王成才說。
科學分解任務后,如何保證圓滿完成是關鍵。王成才所在的總調度室每班將對13個礦井、11座選煤廠、18套裝車系統、15個外購煤站點的生產、煤源進行“一班兩匯報”調度,精準提報次日作業計劃。
“如果出現設備故障、煤源上站受阻等因素導致部分站點計劃無法兌現時,我們會統籌同區域、同線別自產煤和外購煤的生產組織,優化調整站點計劃,保障日保供計劃的兌現。”王成才補充道。
在公司科學分解、統籌安排下,13座自有礦井堅決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責任,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全力投入在煤炭保供攻堅戰中,不折不扣執行集團增產保供部署和一體化運營安排,努力增產增運、保供穩價,積極發揮能源保供主力軍作用。
發揮優勢 釋放優質煤炭產能
位于神東煤炭中心區的大柳塔煤礦,是一座年核定產能3300萬噸的世界級大礦,也是全公司唯一具備“一礦兩井”獨特優勢的高產高效智能化礦井。
大柳塔煤礦在落實兩級公司的保供任務時,充分挖掘“一礦兩井”配置潛能和優勢,合理組織和安排早班兩井綜采面生產與檢修,最大化提高設備開機率,確保礦井均衡生產。
在距離地面垂直距離200米的地層深處,綜采一隊隊長王生彪正在跟班檢查。自1月份以來,王生彪連續在崗超70天。
“最近太忙了,我們所在的50605綜采工作面進入末采,52606新安裝綜采工作面正在完善中。為了充分保證支架的投用質量,我們從大學生智能化采煤班抽了2個人,檢修班抽了3個人,專門去設備維修中心一廠協助檢修人員修支架,保證設備盡快投入生產。”王生彪介紹道。
李海賓是大學生智能化采煤班副班長,連日來他一直上早班,在維修一廠檢修支架。3月3日,李海賓接到隊長電話,由于另一工作面生產壓力大,為保證當日產量完成,他需要立即返回區隊上當天的4點班。
由于臨時加班,待李海賓升井后已經過了零點,換好衣服后,他第一時間翻看手機信息,了解支架的檢修進度。
“特殊時期,產量就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面對隊里交代的任務無條件執行,對于自己手中的活兒,要全流程跟蹤到底。作為大學生智能化采煤班的一員,更應該發揮大學生的積極能動性,主動站出來,頂上去。”李海賓堅定地說。
也正是在不同崗位都有和李海濱一樣全力以赴的一線工人,才換來大柳塔煤礦高質量完成保供任務。
“我們礦有5個綜采隊,綜合采掘布置、搬家倒面、工作面地質條件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們隨時調整主采面和配采面,可以保證每天的產量完成。”大柳塔煤礦調度室郝永錄介紹。
位于伊金霍洛旗烏蘭木倫鎮的補連塔煤礦,年核定產能2800萬噸,是世界最大的單井井工煤礦,與大柳塔煤礦一南一北,跨越陜蒙兩地,均是神東煤炭保供的主力礦井。
補連塔煤礦22407綜采工作面,當班采煤機司機王瑞彬正在作業。隨著王瑞彬靈活操作手中遙控器,一塊塊原煤順勢滑落在刮板運輸機上,一路通過皮帶輸送至補連塔選煤廠。22407綜采工作面是補連塔煤礦7米大采高工作面,在這里王瑞彬割一刀煤就有2300噸。
“3月上旬前,我們隊維持一隊兩面高位運行,安全管理和生產保供壓力大。為了保證每天的產量,1月份以來,隊里號召大家沒有當緊事的緩休,沒想到許多有事的兄弟都自己克服了,堅守在崗位上。”康國彪說,兄弟們辛苦付出了,激勵措施要到位,在明確保供任務目標和推進計劃的同時,隊里制定了單班產量進尺考核標準,明確每班割煤刀數、掘進進尺,在確保安全合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釋放產能。
“現在我們每班完成基礎量8刀煤,就給整個班組獎勵100個工分,折合成工資兌現就是1200元。”王瑞彬高興地說。
“我們隊日均割煤18刀以上,截至3月14日,累計產煤274萬噸。”綜采一隊隊長康國彪說。
既要多出煤,還要出好煤。補連塔煤礦開采的煤種為長焰煤與不粘煤,煤質具有特低灰-低灰、特低硫-低硫、特低磷-低磷,中高發熱量的特點,是優質的動力、化工和冶金用煤,被譽為“綠色環保煤炭”。
為了提升特低灰煤種發熱量,補連塔煤礦從加強頂板管控和工程質量管理,杜絕水煤上系統,加強雜物、鐵器管理等方面落實煤質管控舉措。
“今年1月份,我們礦22煤特低灰煤種煤炭發熱量達到了5908大卡,整體超公司煤質指標85大卡。”補連塔煤礦調度指揮中心副主任王向東說。
協同聯動 持續保持高位運行
承擔著神東煤炭13座礦井煤炭的洗選、裝運工作的洗選中心,在這場保供攻堅戰中的作用舉足輕重。
為此,洗選中心堅持“系統不減量,效率不降低,量質同兼顧”的生產組織原則,針對特殊保供時段,制定安全生產保障實施方案,全力做好煤炭保供工作。
優化生產方式、加強溝通協調、開展預防性檢修是洗選中心三大主要保供舉措。
針對各礦井的原煤,洗選中心11座選煤廠總體采用塊煤淺槽分選的生產方式,降低塊煤入洗下限,組織塊煤系統最大能力洗選。在保產量的同時,也要保質量。該中心工藝煤質部加強與經銷中心、各礦井溝通協調,及時了解原煤情況,調整生產組織方式,保障系統持續均衡生產。
此外,洗選中心充分利用鐵路天窗日等時機組織開展預防性檢修。檢修過程中,要求嚴格執行崗位標準作業流程、落實安全技術措施,緊盯高風險作業項目,確保檢修現場標準化管控動態達標。
一塊塊原煤經過洗選加工后,就到了最后的裝運環節,這一環節,考驗的既有公司上下的調度能力,也有集團各子分公司一體化運營的協調情況。
洗選中心調度指揮中心主要負責及時準確掌握生產外運計劃的完成、上煤、車輛周轉等情況,公司總調度室則負責總協調、總調度。
“我們安排專人兩名,一名負責公司內部與各礦井和選煤廠的生產調度聯系,另一名負責裝車外運,及時與集團總調度室、煤炭經營分公司、鐵路公司‘橫向協同、縱向匯報’,確保煤車雙到位。”公司總調度室生產外運調度主管賈曉光介紹。
洗選加工、裝車外運的高效協同,保障了集團一體化煤炭保供高效穩定運行,也為刷新各項裝車紀錄打下基礎。
就在3月14日18時,洗選中心石圪臺選煤廠日均外運11列,創近三年新高。
當天,接到外運11列的日計劃,該廠副廠長薛林偉說:“自保供以來,我們每天下午5點和第二天早上7點堅持與石圪臺煤礦、包神鐵路、運銷公司等單位確認生產信息,杜絕‘車等煤’或‘煤等車’的現象,確保當接到增量計劃時,能高效完成。”
薛林偉還介紹了他們提高生產效率的舉措,“我們實施了煤泥水系統運行定量操作和控制、原煤濕粘運輸環節堵塞治理、中間產品配倉方式轉變等措施,消除了生產瓶頸,影響生產時間比原來減少了近70%,倉存緩沖能力提高約20%。”
關鍵期間頂得上、扛得穩。也正是在一次次艱巨的保供任務中,神東煤炭不斷成長壯大,成為煤炭保供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