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中煤集團與華能、華電、國電投正式簽訂了《2020年煤炭中長期合同》,年度長協基準價格為535元/噸。據悉,5月10日前,煤電企業均將陸續完成2020年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工作。長協的成功簽訂,意味著煤電雙方就價格已經達成共識,現貨價格也要穩下來了。
可是,意外的事情發生了。上周,神華出臺2020年5月份長協價格,年度長協價格5500卡為529元/噸,下調14元/噸;月度長協價格5500卡為470元/噸,大幅下調66元/噸。在市場明顯轉好,現貨即將止跌企穩之際,神華突然大幅下調年度和月度長協價格讓人捉摸不透。神華長協價作為行業內的標桿,其價格的大幅下調必然會帶動同煤、中煤等其他煤礦下調價格;這也給勞動節過后的五月份市場蒙上一層陰影。
四月份,煤炭市場下行,環渤海港口煤價從月初的530元/噸,跌至月底的469元/噸,整個4月份狂跌了61元/噸;煤價持續2個月的下跌引起整個煤炭行業震動。對此,協會發出一系列穩市倡議,呼吁各會員單位根據市場需求,有序釋放產能;推動中長期合同簽訂工作,維護煤炭市場價格穩定。從四月下旬開始,市場有所趨穩,到港煤船出現增多,煤價止跌企穩。
還有更令人欣慰的消息,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企業復工復產全面推進,五月份疫情對經濟的沖擊會顯著降低,國內經濟秩序的恢復力度也將明顯加大;加之五月份大秦線檢修將近一個月,上游供應和鐵路發運受到影響,以及對進口煤的限制。綜合分析,五月份,煤炭市場并不悲觀,預計到港拉煤船舶將出現增加,沿海煤炭運輸逐漸恢復正常,煤炭價格企穩回暖。勞動節過后,下游電廠日耗增加,存煤下降;疊加鐵路檢修期間,環渤海港口庫存下降過快,煤價有望出現上漲,市場煤價格將在470元/噸的基礎上出現小幅上漲,回歸至黃色區域。
預計二季度電煤消耗同比將出現回升,受基礎設施投資增長拉動,鋼鐵、建材等行業主要產品需求或快速走強,下游用戶高位的庫存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耗;后續采購和拉運大部分轉至國內市場,給環渤海港口下水煤帶來發展機遇。預計五月份,市場將有所轉好;六月份,迎來“迎峰度夏”之前的采購和拉運,煤炭市場將徹底走出低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