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華電高砂水電公司專項行動抓實“兩外”安全管理
發布時間: 2020-09-11 08:38:59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張澤強
中國電力網訊 9月以來,機組年度季節性檢修、弧門水封更換、五防裝置改造等涉及“兩外”的施工項目陸續開工,針對“兩外”作業點多、線長、面廣的實際情況,福建華電高砂水電公司找準結合點、選好突破口,在謀劃和推進“兩外”安全管理中,通過開展專項行動,為“兩外”精益管理注入一劑安全“疫苗”,抓實安全生產的全過程管控。
在外協人員管理上,為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常態化管理,做到防疫、生產兩不誤。該公司一方面加大外協人員的監管力度,入場前第一時間完成外協人員的健康碼、行程碼審核,為外協人員建立健康檔案,填報防疫審批表,向公司相關職能部門匯報外協人員的健康狀況、近期活動軌跡以及乘坐交通工具等信息,經公司職能部門和分管領導審核符合要求后,給外協人員發放“出入證”,方可入場作業。另一方面把提升外協人員規范化作業、杜絕野蠻作業作為管控重點,加大現場巡查力度,對有違章作業行為的外協人員,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進行教育和處罰,保持現場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狀態。
在外委項目管理上,為筑牢安全生產防線,切實提高外委項目的安全管理水平。該公司一方面針對不同外委項目的作業特點,制定標準化的開工和現場作業安全質量監督規范,明確項目的開工、作業、收工流程,在強化作業現場安全管控與規范化作業的同時,加大現場技術指導,實時跟蹤、階段驗收,確保工程質量;另一方面嚴格落實“安全雙述”和旁站監護制度,通過日常檢查與專項檢查并重、現場監護與視頻監控并進的管控模式,加強重點區域和監管盲區的監護等級,把作業現場安全作為管控重點,反麻痹、反松懈、反僥幸、反“三違”,不斷強化現場安全管控與全過程監督,確保作業安全。
接下來,該公司將結合秋季安全大檢查活動,突出重點,以“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持續強化“兩外”安全管控,開展重點外委項目專項治理,切實抓好“做實、強基”工作,夯實安全生產根基,有效提升事故防范能力。

相關新聞:
9月3日開始,福建華電高砂水電公司4號機組季節性小修工作正緊鑼密鼓的進行中。4號機組小修是年度機組季節性檢修的“首秀”,除常規項目外,重點處理機組運行期間所遺留的缺陷。此次4號機組檢修,恰逢弧門水封更換、五防裝置改造工作同期開工,面對人員少、工作量大的困難,檢修人員放棄周末休息,全力奮戰在檢修一線。
近日,為徹底消除弧門水封漏水缺陷,福建華電高砂水電公司對弧門門體水封進行逐扇更換,這是該公司開源節流、提質增效,不斷提升節水增發能力的又一得力舉措?!肮澕s一滴水、多發一度電、多摳一點效益”已成為全體員工致力謀求的共同目標。
為進一步靠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福建華電高砂水電公司結合企業實際,精準定位、突出重點,強化生產全過程、全領域的安全管理,力求在本質安全型企業建設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讓安全長城堅如磐石。
為協助地方政府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自5月以來,福建華電高砂水電公司本著“為城市添一份清潔,讓生活多一份和諧”的理念,成立“清潔家園·助力創城”黨員志愿服務隊,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小事做起,主動融入、積極參與到周邊街區環境衛生整治中,充分發揮黨支部、黨員、團青在創城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
立秋以來,氣溫依然居高不下,晴熱高溫天氣依然唱著“主角”。面對“秋老虎”的持續發威,福建華電高砂水電公司把設備安全運行作為迎峰度夏的基礎,把人員身心健康作為防暑降溫的關鍵,多措并舉迎戰高溫,強化管理、精心部署、積極行動,持續做實防暑降溫工作,“全”力打好迎峰度夏“收官戰”。
為進一步深化“三清”企業創建,高砂水電公司“四個注重”,打出正風肅紀“組合拳”,著力營造風清氣正良好政治生態,深化“三清”企業創建。
為深入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培育員工共同的安全價值觀與安全行為準則,樹立安全發展理念。近年來,福建華電高砂水電公司以“方圓”安全文化品牌建設為引領,通過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地推進安全文化建設,為安全文化注入新內涵,構建起系統化的安全管控網絡,為企業提質增效、安全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為了查找企業應急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近期,福建華電高砂水電公司啟動新一輪的應急能力建設評估工作,全面推進應急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和標準化建設,持續提升企業的應急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理能力。
截至8月25日零時,福建華電高砂水電公司實現連續安全生產5900天,再創歷史新高。經過16年的不斷淬煉,一座安全可靠、管理創新、隊伍穩定、效益突出的現代化水力發電廠矗立在閩中沙溪河畔。
上半年,面對沙溪流域來水較常年減少42%,發電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的局面,高砂水電公司緊緊圍繞“經濟運行、降本增效”工作中心,從“人員素質、制度執行、參數對標、設備管理”四方面入手,優化機組運行降耗水指標,挖掘設備節能降耗潛力,巧打經濟調度組合拳,多點合力,全面提升安全、生產經濟指標,推動公司生產管理和效益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