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網 > 省網新聞

    國網山東電力公司全力打造數字化供電所

    國家電網報發布時間:2023-03-23 16:19:26  作者:崔浩杰 王建賓 郭強

      “我們基層是數字化供電所建設的受益者。有了數字賦能,一線員工的工作效率明顯提升,內部管理變得更加精益,客戶的滿意度持續提升。”3月17日,山東萊西市供電公司開發區供電所所長李巖登錄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一邊梳理總結一周來的工作,一邊深有感觸地說。

      供電所是供電企業最基本的組織單元,也是服務客戶的最前沿。2020年年底,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推進供電所數字化轉型,錨定“數字賦能、基層減負、提質增效”總體目標,聚焦“服務好客戶、管理好設備、強化內部精益管理”,大力推廣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和“e所通”手機APP,積極構建全要素智慧物聯體系,重點解決了作業多次往返、系統多次登錄、領料多人審批、派工手寫填單等問題,推進供電所管理模式向數字化、智能化、扁平化、集約化方向轉變。截至今年3月,國網山東電力建成693個數字化供電所,供電所服務能力實現了質的提升。

      整合作業平臺 工作模式轉型

      3月16日8時,莒縣供電公司招賢供電所內勤員工方鎮營登錄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熟練完成了現場作業計劃制訂、領料單創建、現場作業派單等原來需要切換多個系統才能完成的工作。


    東平縣供電公司大羊供電所員工用“手機+背夾”裝置掃描信息,用“e所通”APP拍攝并上傳新表信息??琢?攝

      幾分鐘后,現場工作人員李懷杰手機上的“e所通”APP收到了今天的工作任務——“為招賢鎮武家曲坊村2號臺區5號表箱更換接戶線”。李懷杰隨即刷臉進入數字化庫房,智能貨架根據數字化平臺工單信息自動匹配好必備物料。李懷杰自助領取物料后,戴上4G行為記錄儀,駕駛供電所統一配備的可隨車移動的小型倉庫“移動倉”直奔作業現場。作業結束后,他用“e所通”APP拍攝并向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上傳照片,在所里的方鎮營對現場工作完成了遠程驗收。以往,出入庫登記和庫房盤點都靠手工記錄,現在這些都升級為無感知出入庫和自動盤點,物料領用非常高效。

      “我們推廣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打通了19個常用系統交互鏈路,3.7萬名員工實現了一人一賬號,避免了多個系統重復登錄費時、費力的問題。”國網山東電力營銷部農電處處長尹明立介紹。目前,國網山東電力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日均登錄量3.9萬人次、跨專業工單跳轉(減少系統重復登陸)16.8萬次,重復操作的問題得到解決。

      涵蓋6類物聯場景的所域物聯體系,實現了工單與作業要素的自動關聯,省略了派車、派單、領料等環節人工審批步驟;智能管控讓物料、工器具實現無感出入庫,出入庫環節分別由6個和2個減少到2個和1個。管理人員通過五級管理“駕駛艙”、省市縣三級管理看板、供電所管理全景業務一張圖、指標管控一看板等數字化應用,實現了車輛信息、人員信息、設備狀態信息等一鍵查詢、實時掌控。

      優化工單管理 作業方式轉變

      “您有一條新的信息。”3月15日,淄博供電公司張店供電中心馬尚供電所值班人員黨傳磊收到一條語音提醒,立即點開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的“停電監測助手”功能查看,發現房東村6號樓3單元201室出現用電故障,隨即將這條信息轉化為工單發給網格經理宋儒濱。


    曹縣供電公司磐石供電所員工在仿真實訓平臺開展模擬實操訓練。王毅恒 攝

      宋儒濱在“e所通”APP上接到工單,趕到現場后,發現是客戶家中電熱鍋短路導致表前開關跳閘。他立即消除故障,快速為客戶恢復了用電。“從以前的紙質工單到現在的網上派單,節省了外勤人員需多次往返供電所提取工單的時間。”黨傳磊說。

      國網山東電力專門打造了跨專業的統一工單中心,實現了系統計劃、95598服務、預警督辦、所務臨時業務4大類73種工單融合派發。“我們創新全業務工單化‘七步驟’,實現了任務鎖定、智能派工等7個環節閉環管理,任務平均派發時長大幅度縮減。”尹明立說。

      國網山東電力還在全省推廣“e所通”APP,將系統搬到手機上、帶到現場,應用于檔案查詢、箱表登記等典型業務場景,實現了配電搶修、營銷普查、計量作業等29項業務就地辦結、自動留痕,提高作業效率。

      國網山東電力為一線員工裝備綜合作業電動車“移動倉”,讓供電員工將常用的物料、工器具帶在身邊,減少往返領取次數,提升工作效率;推廣“手機+背夾”裝置和行為記錄儀,實現了計量裝拆、遠程復電等業務遠程指導、現場辦結,解決了多終端的問題。

      優化流程環節 服務質效提升

      “現在供電所的服務又快又好,只要一個電話,網格經理很快就上門了。”3月16日,萊州市沙河鎮院西村村民李德鐸滿意地說。

      幾天前,李德鐸發現家里的電表有燒糊現象,就給萊州市供電公司沙河供電所打了個報修電話。供電所內勤員工李玉潔第一時間登錄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查詢客戶電能表的運行狀況,發現表計運行正常,隨即派出現場核實工單。網格經理賈洪濤接到工單后,快速趕到現場核查,發現客戶電表接線端子損壞,需要更換。他掏出手機,打開“e所通”APP,啟動了一鍵裝拆流程,從“移動倉”里拿出備用表,快速完成了換表作業。這次服務全程用時約20分鐘,比過去縮短了近40分鐘。


    東平縣供電公司大羊供電所員工從“移動倉”取出物料,用“e所通”APP拍攝并上傳信息??琢?攝

      2022年1月,國網山東電力創新應用可存放電表的“移動表庫”,加上移動作業“e所通”APP,讓整個換表過程只需“掃一掃、拍一拍、點一點”就能完成,實現了計量業務“一鍵裝拆”作業、到達現場一次辦結,作業環節由9個減少到4個,作業時長由1到2個小時縮短至20分鐘。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完成“一鍵裝拆”作業15.8萬次。

      “2022年11月,我們在‘網上國網’4個辦電環節的基礎上,細化展示現場勘查、擬定供電方案等分支步驟,無論是臺區經理,還是用電客戶,只要一機在手,就能做到辦電進度‘物流式’展示、應知事項‘全透明’,大大提高了客戶的辦電體驗。”尹明立說。截至目前,“物流式”辦電應用率達到98.1%。

      國網山東電力還深化新型計量設備應用,于2022年7月創新開發“停電監測助手”功能,客戶停電自動觸發信息上報流程,實現了停電分鐘級研判,停電原因和搶修進度一鍵推送,服務模式由“客戶來電、被動處置”向“系統研判、主動服務”轉變。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生成停電研判信息209.5萬個、停電研判工單21.1萬個。

      同時,國網山東電力積極打造“客戶服務需求熱力圖”,推廣應用“一鍵預警”功能,實現了對客戶需求的區域性精準研判,輔助臺區經理主動開展針對性服務。自2022年11月“一鍵預警”功能試點應用以來,已生成預警信息4871條,完成主動預警工單957條。(崔浩杰 王建賓 郭強)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