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網 > 省網新聞

    【蒙電先鋒譜】日行萬步追光路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1-08-10 00:00:00
     



        呼和浩特供電局光源公司配電隊隊長張海利,1991年入職,2004年入黨。17年的黨齡、30余年的工齡,一路走來,曾經青春年少的臉龐如今已是黝黑滄桑,寫滿了歲月的痕跡。然而,在經歷無數個極端天氣下的半夜搶修,數個助力抗疫、不能回家團圓的加班日后,面對“全區優秀共產黨員”“全區抗疫先進個人”的榮譽,他卻憨實地說:“這是應該做的”。


        初心閃耀在平凡崗位


        今年55歲的張海利,1991年來到該局武川供電分局西烏蘭不浪供電所工作,在這里一干就是18年。
     
        2000年,武川分局農網改造工作如火如荼,作為供電所所長,他奔波在改造現場的同時,“用心”經營著供電所的日常工作,創造了“電費連續多年結零”“農網改造一等功”“營銷領域指標遙遙領先”“管轄范圍內安全生產零事故”的工作成績。
     
        2003年至2007年,他任分局運檢所所長。面對著全縣繁重的10千伏線路、35千伏線路搶修維護,以及變臺總表數據采集抄錄工作,他說:“我的心總是懸著的,夏天擔心雷雨天氣多,把電桿刮到;冬天又擔心天氣太冷,把政府、企業的暖氣凍壞”。由于供電所人手緊張,張海利和同事們白天巡視線路,晚上遇到故障又得連夜搶修;最忙的時候,全所人員每天巡視累計達到兩千公里……
     
        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型性肺炎在全國蔓延。武川縣的村子全部封閉,村里的水也不讓外人用,給需要進村維護和搶修線路的電力人員帶來困難。為了節省進村搶修的時間,避免給村民帶來困擾,張海利與搶修人員經常早上吃一頓飯,一直堅持到晚上搶修結束。一天,武川遭遇大風雷雨天氣,4條10千伏線路故障,他帶著兩組人員去哈拉合少鄉和門獨鄉搶修被大風刮倒的電桿和線路??朔铰范?、距離遠、沒有吊車的困難,張海利帶領隊員僅用了6個小時完成查找故障、人工立桿,恢復送電。
     
        同年5月,張海利接到縣政府任務,將大青山上的部隊舊址改建成救治“非典”病人的??漆t院,需要電力設施配套支持。由于部隊舊房多年無人居住,電力設備老舊無法使用,有的甚至丟失,必須重新施工安裝電源。張海利帶隊重新立桿3根,敷設導線400多米,一天時間內完成了所有施工任務,提前為醫院做好了電力供應。
     
        2008年,分局任命他為輸電管理所所長。此后的10年間,他帶領所里的員工一心一意運維著300千米35千伏線路,人工采集3000多套變臺總數據表。多年來,他無暇顧及家人,家里所有事全靠妻子,就連自己家平房漏雨也沒時間修。早出晚歸、餐風露宿、日行萬步都是常事,也就是從那時起,他落下了腿疼的毛病……



        
          
    燈火情深點亮“疫”線

       
               2020年春節,新冠疫情突然來襲。張海利帶領全隊5個班組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抗疫保電之路。
     
        2020年1月26日至28日下午3時,內蒙古第四醫院打來求助電話。在該局的總體安排下,張海利帶領光源公司配電隊20名隊員,第一時間趕赴醫院,為其配電室接入二次保電電源。由于醫院接帶污水泵房的低壓電纜老舊,污水泵房不能啟動,他又組織隊員為污水泵房敷設新電纜200多米,成功啟動污水泵房。搶修結束時,已經是凌晨4時。搶修工作不僅避免了醫院污水泄漏造成二次污染,也確保了當日兩名患者的順利救治。
     
        對張海利而言,搶修就是命令,保障就是責任。同年2月10日,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呼和浩特市老年公寓管理處民政福利園區將被改建為呼市新冠肺炎疑似留置觀察點。張海利帶隊奔赴現場,規劃場地區域、敷設電纜、將二次電源接入低壓配電室,從早上9點到晚上8點,提前完成送電任務,有效保障了留觀點的安全可靠供電。
     
        “為醫療機構保障供電,我內心感到很光榮,但是壓力也很大的。既擔心時間緊任務重,又擔心隊里人員安全,所以我每天都要與大家一起干,既是給他們鼓勁兒,又能做好疫情防控監督。”在每次沖鋒“疫”線保供電的關鍵時刻,都留下了張海利的身影……


       
    助力復工復產不講條件

     
        “疫情面前,不管什么活,都必須按時、保質保量、安安全全完成,不講條件!”這是張海利在疫情期間,對配電隊說得最多的話。2020年3月,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首府地區迎來了復工復產的春天。
     
        地鐵二號線是疫情期間呼和浩特市市政重點建設項目中首個復工復產的項目。張海利和他的配電隊作為呼市地鐵二號線毫沁營站10千伏電力線路遷改的施工隊伍,也成為了呼市地區首家地鐵配套施工復工單位的主力軍。為全力配合地鐵二號線工程建設,張海利將“防疫”和施工同步開展。他堅持以保障人員安全、施工安全為前提,保障所有施工人員、施工機械都做好防控措施,尤其是在每天開工前、施工中和收工后,都要對施工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對施工機械進行及時消殺。         

        此外,他還改變了以往整體出工的方式,采取分時段、分班次的兩班倒出工方式,最大程度地減少施工人員聚集??紤]到遷改工程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張海利與隊友自我加壓、迎難而上,在施工期間克服了多重困難。由于冬春時節凍土不好開挖,導致施工困難,張海利就與隊員在晚上12時以后生火,給土“升溫”;由于地下煤氣管道埋藏多年,不能探測到具體位置,大型機械無法作業,他們就人工開挖;由于要在十字路口施工,為了減少臨時圍擋給交通造成的暫時性封閉,他就帶著施工人員加班加點,24小時施工。短短的40天時間里,在張海利的帶領下,配電隊順利完成了4條160米10千伏架空線路的入地改造,新建約2公里地纜,為地鐵二號線路后續工程打下良好的前期基礎。
     
        “不只是在疫情期間,平時的施工點也有四、五處,晚上還有搶修,所以總擔心施工人員安全,即便在家也睡不著覺,還不如去現場盯著……”那一段時間,張海利帶領5個班組40多名施工隊員,同時開展著毫沁營地鐵站配套遷改工程,三環路、昭烏達路高架橋遷改工程,分局大型搶修工作。由于點多面廣,施工類型不同,為了保證安全,他每天都要走遍所有施工現場,去勘查現場危險點、制定風險點預控措施,第二天早上準時召開班前會布置工作任務,監督各班組落實安全生產要求。嚴謹的工作態度,使他經手的工程多年來從未發生安全事故。
     
        去年5月,張海利父親病重,他忙著施工也沒能陪伴左右,全靠妻子一人照顧。父親過世后,他僅請了5天年假,忙完父親的后事,就趕緊回到了工作崗位。
     
        三十載光陰彈指過,未應磨染是初心。如今的張海利,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奔波在首府各個大型搶修現場,日行萬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心點亮萬家燈火……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