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7月7日,在安徽省馬鞍山市江南御花園小區B區配電站1號配變臺區,馬鞍山供電公司員工模擬故障信號,通過配網云主站成功接收智能融合終端實時數據再向供電服務指揮平臺傳輸。這意味著智慧城市配網示范區智能融合終端進入應用階段。示范區內將逐步取消10千伏計劃停電,配網故障實現毫秒級隔離。
作為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智慧城市配網示范區建設首批試點單位,馬鞍山供電公司將馬鞍山市東至江東大道、南至采石河路、西至紅旗路、北至印山路的區域確定為智慧城市配網示范區核心區。核心區總面積約10平方千米,有38條10千伏線路,涉及9.65萬戶高、低壓客戶,包括“零計劃”停電示范區、智能融合終端示范區、“1+3”層級配網保護示范區、技術降損示范區等。
6月18日,馬鞍山供電公司組織員工采用不停電作業方式,在智慧城市配網示范區內的春暉家園、江南御花園等小區安裝了首批10臺智能融合終端。
據悉,馬鞍山供電公司圍繞智能融合終端安裝,完善了低壓可靠性分析、低壓拓撲動態識別、臺區電能質量檢測等APP應用功能,實現了配網云主站與供電服務指揮平臺及全景智慧平臺的數據交互。
馬鞍山供電公司將加快智慧城市配網示范區核心區剩余225個臺區智能融合終端安裝進度,重點打造6個示范臺區,實時掌握配網設備異常、告警等情況,提升配網故障處置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