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工作站、農業氣象信息服務站、智能科技服務中心、農業信息服務平臺……這是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現代農業示范園擁有的“硬核”科技。
夏至時節,走在襄州區張家集鎮何崗村,放眼望去,現代農業示范園里花團錦簇,爭奇斗艷。
如今,現代農業示范園已經形成了21.5平方千米的以農副產品加工、倉儲物流運輸為主導的產業園區,建立了38.3平方千米的以糧食生產為主的糧食高產示范區,打造了15.5平方千米的以蔬菜、苗木、花卉種植展示為主的都市農業示范區。“電給力,我們發展‘雙水雙綠’‘稻蝦共作’就更有底氣了!”襄州區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李虎成說。
農業生產,電足秧苗壯
6月18日,現代農業示范園里機器轟鳴,在水稻自動化育秧機生產線上,10多名工人正忙著將已經育好的水稻秧苗和盤端出。
湖北綠神農業公司負責人白建峰介紹,示范園里有機插秧面積2.1萬畝,不僅供應自己栽種,還可以為村民代育秧、代插秧。在標準化水稻育秧基地內,120棟育秧大棚必須把地下水從提水泵提到罐里,加溫后再由增壓泵送到各個育秧大棚內。
“現在,育苗有育秧機,儲藏有烘干機,加工有碾米機,灌溉有抽水泵。哪道工序都離不開電。”白建峰說。
針對綠神農業公司用電季節性需求,襄州區供電公司借助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為客戶提供從用電申請、現場勘查到裝表接電的一條龍服務。
襄州區供電公司市場部負責人介紹,2019年,襄州區供電公司加快農網改造升級,投資1.41億元,有效提升4.01萬戶村民用電質量,幫助示范區發展“雙水雙綠”“稻蝦共作”產業,助力打造襄州優質水稻綠色示范基地。
電氣化生產,簰洲魚丸更鮮美
你們的服務太貼心了,現在用電很放心。5月26日,湖北嘉魚助民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殷祚明對上門服務的嘉魚縣供電公司員工蔡正久說。
殷祚明是嘉魚縣簰洲灣里的養魚戶,幾年前,租下了華農瓷場的一座1000平方米的廠房,招了十幾名工人生產魚丸。
殷祚明介紹,制造魚丸必須保證低溫養魚、恒溫制作,魚丸成型后還要在零下40攝氏度條件下速凍,對用電要求極高。
“以前,我用燃煤鍋爐生產魚丸,費用高還污染環境。前些年,廠里還交了一大筆環保費。”殷祚明說。
5月初,簰洲供電所接到殷祚明報裝申請后,根據用電性質和電能結構,為客戶實施了電氣化改造。
殷祚明說,自從安裝了三臺總共900千伏安的新變壓器后,擴大生產更有底氣了。“我打算新上6條全自動生產線,把年產值從現在的3000萬元提高到6000萬元。”
2019年,嘉魚縣供電公司投入資金4134.78萬元,完成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73.94千米,安裝配變66臺,有力提升了當地鄉村電氣化水平。
景區配了電梯,旅游業更紅火
恩施州板橋鎮景田村鹿院坪景區平均海拔1700米,四周被陡峭的絕壁環繞,從山頂到山腳,垂直落差500多米。
1500多級的蜿蜒石梯是進出鹿院坪的唯一通道。擁有特殊的地理環境,鹿院坪保留著最原始古樸的自然風貌,被稱為武陵山深處的“世外桃源”。
隨著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景田村村民們看準商機,紛紛辦起了農家樂。
為了助推民宿產業發展,恩施供電公司投資近200萬元,啟動鹿院坪電氣化改造工程,在鹿院坪四周的大山間架設索道,還為僅有20多戶村民的景田村安裝了2臺變壓器。
電足了,鹿院坪景區吸引了一家旅游公司入駐開發。2019年5月,旅游公司在山上配置了斜行電梯,為游客提供極大的出行便利和更好的游覽體驗。
近年來,國網湖北電力緊緊圍繞農業生產、鄉村產業、農村生活、鄉村供電智慧服務四個領域,完成80余項農業大棚、農業排灌、農副產品加工、畜牧及水產養殖等項目電氣化改造,助力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劉幫 陳衛勇 武勛 熊華芳 楊志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