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換流站是±800千伏雁門關—淮安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起點換流站。雁門關—淮安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四交四直”重點工程之一,是我國“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的重要通道,在促進新能源消納、滿足華東地區用電需求、加快能源結構調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次檢修中,檢修人員先在24臺換流變壓器原有降噪設施的鋼架上開孔,再安裝熔斷板和降噪板,從而降低變壓器運行時產生的噪聲。
“如果變壓器故障起火,熔斷板會瞬間融化,使降噪板脫落,便于滅火救援。與改造前相比,降噪設施的工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作業面分票負責人郝勇介紹。
鄧維新的另一個身份是柔性黨員督查隊隊員。山西送變電公司抽調變電安裝、調試專業的8名員工成立了柔性黨員督查隊,細化反違章責任,發揮黨員在安全管理中的帶頭作用,切實管控檢修作業現場安全風險,杜絕違章行為。
“越是熟悉的動作,大家操作時越要注意安全規范作業,不能麻痹大意!”5月24日8時,雁門關換流站直流場綜合檢修負責人郝汝智在當天上班前的站班會上強調。從5月20日開始,直流場純光電流互感器(CT)更換任務每天都在按計劃推進,檢修人員拆解舊設備、安裝新設備的熟練度越來越高,所以這天郝汝智再次強調了安全問題。
直流場純光CT改造是雁門關換流站這次年度綜合檢修中的隱患治理項目。之前安裝使用的純光CT抗凍性能有待提高,在寒冷天氣下不利于光纖信號傳輸。新的純光CT抗凍性能強,更加安全可靠,光纖信號傳輸也更準確。
針對直流場純光CT改造這類風險高、難度大、工藝要求嚴格的作業,山西送變電公司在檢修現場逐級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除安排專人開展全過程跟蹤監督外,各檢修小組還通過優化工序配置、細化每日工作內容、增加現場監管人員等方式,多措并舉提升作業面管控水平。“我們提前組織檢修人員開展安全、技術交底和施工方案學習,作業前再對相關人員開展專項培訓,確保作業安全高效推進。”技術員李富春介紹。直流場純光CT改造期間,4個檢修作業小組都有身穿黃馬甲的工作負責人和身穿紅馬甲的安全監護人全過程到崗到位,幫助50名檢修人員隨時協調解決遇到的問題,并管住現場安全。
5月24日17時許,24臺純光CT全部更換完成,比原計劃提前2天。
“電流輸入正常,后臺監測數據正常。”5月27日上午,在雁門關換流站直流場內,一次調試負責人兀鐵虎拿著對講機協調開展特高壓注流試驗。一旁的監控球機同步將拍攝到的現場畫面傳輸到山西電網建設安全質量視頻監控中心。
高壓注流試驗是檢修作業中的難點——10名試驗人員要連續14個小時在高空中試驗。“連續的高空作業對人的體力和耐力都是極大的考驗。作為安全監護人,我們必須全程監護作業過程。所有登高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他們都是有多年經驗的專家。”該作業面安全監護人謝鵬飛介紹?,F場還有黨員骨干作為“安全流動哨”開展安全監督,核實每一項安全措施的執行情況,確保人員和設備安全。
截至5月28日,雁門關換流站所有年度檢修任務完成,共開展常規檢修和例行試驗項目1397項、特殊檢修項目29項、技改大修項目9項、隱患治理項目14項、消除缺陷124處。(杜璇 趙翔 劉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