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節氣后,萬里碧綠,千里飄香,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在廣西南寧上林縣大明山茶園,此時正是茶農們采茶、收茶、制茶的重要階段。這里的茶以清香、溫和、醇厚著稱。
據了解,大明山茶園是廣西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位于廣西首府南寧市“后花園”,園區占地面積1200畝,最高海拔200米,年平均氣溫在20.9℃,負氧離子含量豐富,每立方厘米達到3萬多個,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孕育了優質茶葉,目前上林縣境內已有7種春茶上市。
護航春茶飄香
眼下,正是茶園最忙碌的時候。茶葉自采摘下來,需要經過攤涼、殺青、揉捻、烘干四個階段十一道工序,電的配合決定茶的品質,要想炒出高質量的茶,穩定的供電是關鍵。
為保證茶農趕制春茶期間的可靠用電,春茶開采前,廣西電網公司南寧上林供電局便組織黨員服務隊深入茶園對客戶配電變壓器、高低壓線路等進行“把脈問診”,對發現的用電問題進行跟蹤整改、幫助消除安全用電隱患,為茶企提供可靠的供電保障和優質服務,確保春茶正常生產。
傳統的茶農分散種植,靠手工炒茶就要看天吃飯。天氣不好時,茶葉晾曬的時間就會影響茶的品質。如今,茶早已進入機器化生產,采下來的春茶可及時得到加工,最佳的成分和口感得到保留,工藝不輸手工炒茶。
“最怕的是電壓不穩和停電,電壓不穩,機器的溫度上不去,時高時低也難以掌控,影響茶葉的炒制。停電了更是麻煩,一鍋茶葉就廢了。2019年底,我們新裝了一臺變壓器,供電部門還幫助我們把線路也換大了,平時有故障打個電話去供電所都是很快就過來解決了!”茶園負責人韋運園對現在炒制春茶用電無比放心。
滿足茶園產業多樣化需求
大明山茶園還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近年來,景區以有機茶生產基地為依托,發展起了集研學、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等多功能為一體的農業生態觀光旅游,為滿足觀光旅游發展需求,2022年以來,南寧上林供電局為各景區安裝了充電樁,其中為茶園增設了5個充電樁現已全部投入使用,切實緩解新能源車主的“充電焦慮”。
眼下,正值廣西區內“壯族三月三”以及全國五一假期等旅游旺季,提起新安裝的充電樁,周末到大明山茶園景區游玩的王先生贊不絕口。“以前到茶園來玩,總是要計算好路程,免得沒地方充電回不來,現在都安裝好了充電樁,以后出行就更加方便了,解決了我們新能源汽車車主的后顧之憂。”
電力足,產業旺,大明山茶園告別了“煙熏火燎”的柴火炒茶時代,茶產業越做越大。“茶園有60多年的茶葉栽培歷史,1956年從原來的500畝茶園發展到如今的1200余畝,多項復合產業收益算下來,年創產值近700多萬元。”茶園負責人韋運園介紹道。
南寧供電局還組織黨員服務隊走訪供電區域內茶葉生產基地,動態跟蹤了解茶農用電情況和用電需求,對茶園增容、旅游用電等需求開通綠色通道,為茶葉生產提供充足的電力支撐。
據了解,南寧供電局正持續推進提升縣域配電網發展水平三年攻堅行動。著力提升農村區域中壓線路環網化率、可轉供電率,架空線路配電自動化有效覆蓋率等關鍵指標,推進上林現代化農村電網示范縣建設,打造農村堅強中壓配電網標桿,服務鄉村振興發展標桿。(黃靖雯 敬敏 梁婷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