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春寒料峭。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恰卜恰鎮東香卡村掩映在雪山下。沿著穿村而過的輸電線路,村民發展起草莓、火龍果等種植業,通過精準的溫控技術,開辟了增收致富產業興的脫貧路,村民年平均收入達到十多萬元。
有了充足的電力作支撐,村民致富也有了足夠的“安全感”。“家里現在有了一筆穩定的收入,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困難了,而且定期還有供電員工上門‘義診’,徹底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村民們高興地說。
2023年全國兩會明確要求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以全國兩會精神指導電網建設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讓電能賦能惠農,以農業電氣化服務農業現代化,努力建設鄉村美、產業旺、氣象新的新農村。
2023年,國網青海電力站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前列,投資1.35億元,通過2項110千伏、13項35千伏共15項“鞏固鄉村振興發展能源保障工程”,建設390.6千米線路、新增22.68萬千伏安變電容量,助力鄉村振興。此外,今年國網青海電力還將投資8.61億元,在全省8個地市(州)、32個縣建設140項10千伏及以下農網鞏固提升工程。這些順民意、惠民生的工程將為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大動力。(青海日報 曉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