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電力足,養牛也輕松。從秸稈粉碎到牛飲水,這每一樣啊都離不開電,多虧你們經常上門幫我檢查這些用電設備,解決難題。有了你們的幫助呀,我的養殖場會辦的越來越紅火!”日前,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前進農場生態種養殖合作社養殖戶周文強對前來檢查用電設備的國網石嘴山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說道。
(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為了鞏固拓展鄉村振興成效,沙湖前進農場大力發展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實施“秸稈變肉”工程,成立生態種養殖合作社,帶動當地農戶走向致富之路。國網石嘴山供電公司將種養殖業作為做好民生服務的一項重點工作,組織工作人員主動調查了解轄區內各養殖場及秸稈加工企業用電需求,優化“網格化”供電服務布局,制定“一戶一策”供電服務保障方案,為養殖場添足“牛勁兒”。
生態種養殖合作社里養殖著一百余頭牛,據合作社負責人周文強介紹,養牛場的位置選得比較偏僻,隨著養牛場的擴大,在養牛場附近種植了幾十畝牛草,添置了抽水機、飼料精加工機、切割機等必要設施,電力設備增多,電力供應不過來,讓他十分頭疼。國網石嘴山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了解到他的用電需求后,主動對接用戶、從用電需求、電源接入、電器安全三個方面迅速深入基地開展制定供電方案、簡化報裝流程將動力電通到了養殖戶家門口。改造后的養牛場從之前的單相表升級成了三相表,接戶線由原來的25毫米線徑塑鋁線升級成70毫米線徑的絕緣導線。用電質量大幅改善,購置的新設備全力開“工”,養牛省時省力還不會浪費飼料。
“你看,現在這抽水機抽得多起勁,粉碎機粉碎草料、拌料機攪拌食材,‘營養早餐’均衡到位,牛吃得可帶勁了,現在養200頭牛也毫無后顧之憂。”周文強開心地說,他打算今年多養幾十頭小牛,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不僅讓自己富起來,更要讓家鄉富起來(記者 祁瀛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