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北京天鴻寶地物業公司的葛女士來到北京城區供電公司崇文供電服務中心營業廳,很快領取了電費增值稅專票。“到了營業廳一掃預約時生成的二維碼,電費發票就取出來了,前后不到1分鐘,非常方便。”葛女士說。
2021年10月14日,崇文供電服務中心營業廳升級后正式對外營業。營業廳設置自助業務辦理區、社區經理網格化服務展示區、愛心便民服務區和沉浸式體驗區(城市會客廳)等9個區域。多功能區域讓來營業廳辦業務的人既能感受智能化設備帶來的便捷,又能感受個性化、有溫度的服務。多區域服務模式也讓各項業務合理分流,讓客戶獲得更舒適的體驗。
以自助業務辦理區為例。每月下旬是企業、事業單位客戶集中交納電費、開具發票的時間,營業廳日接待客戶數最多可達120人次。以往,在這段時間來辦業務的客戶需排隊取號,等待窗口人員解答。營業廳升級后,配置了8臺智能自助業務辦理終端,實現了客戶證照快速識別,報裝交費、電費發票打印等“一機通辦”。依托其中兩臺發票打印機,客戶通過“網上國網”APP等渠道預約取電費發票并獲得取票二維碼后,只要在約定的時間到現場掃碼,就可取走發票。
升級后的崇文供電服務中心營業廳設立社區經理服務區域,通過電子屏幕展示相關社區經理聯系方式、擅長業務等信息,方便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客戶咨詢業務。
首善之都彰顯首善服務溫度。崇文供電服務中心營業廳從民生小事入手,讓居民用電更放心。為了避免電動自行車“飛線充電”產生火災隱患,崇文供電服務中心營業廳員工試點走訪龍潭湖街道14個社區,勘查21個充電樁點位,了解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報裝需求。借助營業廳自助業務辦理終端等,該營業廳大幅降低辦電時長,實現當日受理,5天完成接電。“我們提交電動自行車充電樁用電申請后,只用了三天就接上電了。”2月7日,東城區龍潭街道的一位負責人說。
2020年6月,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以國家電網首都電力共產黨員服務隊為主體,面向社區(鄉村)高齡獨居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推出“電暖人心”公益服務。城區供電公司負責其中54名居民客戶的服務。作為支撐單位,崇文供電服務中心營業廳在升級過程中打造愛心便民服務區,依托供電窗口及時了解這些客戶的用電需求,并向他們發放愛心服務卡。營業廳員工和供電服務中心其他班組成員依托技術應用,精準分析老人家中的用電情況,為他們提供電費余額提醒等服務。
2021年10月20日下午,國家電網首都電力(城區)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李春紅來到家住草廠社區的82歲老人張金玲家:“奶奶,我們記下您家電表戶號了。以后,電表里的錢少于50元,我們服務的人就能立刻收到短信,幫您跑腿買電。”李春紅還在聯系卡上寫下自己的聯系方式。
“我年齡大了,腿腳不方便出門交電費,家里的電表里沒有多少錢了,怎么辦?”1月25日,崇文供電服務中心營業廳員工接到家住蒲黃榆社區的一位老人的電話。了解到老人身有殘疾,兒子又在外地后,國家電網首都電力(城區)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立刻上門幫老人下載“網上國網”APP,教他網上購電的方法。
崇文供電服務中心營業廳將深度挖掘沉浸式體驗區(城市會客廳)等區域展示功能潛力,以現場體驗方式,讓客戶深度了解如代理購電等新興業務和各類綜合能源服務業務,更好地發揮窗口、平臺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