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光伏扶貧就是好,只要陽光充足,就能通過發電賺錢,村里致富奔小康大有希望啦。”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縣寧木特鎮副鎮長馬乃吉談起光伏扶貧的好處如數家珍。5月21日,國網黃化供電公司對河南縣村級光伏扶貧電站10千伏上網線路進行巡視檢查,該電站也是由政府投資建設第一個并網、第一個分紅的村級聯村光伏扶貧電站。
河南縣地處三江源區域,生態地位極為重要,當地政府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首要位置,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政策。為了兼顧生態保護與脫貧致富,實現由“輸血”轉型為“造血”,真正走出一條扶貧新路子,河南縣政府把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緊密融合,根據河南縣海拔高、光照時間長,地廣人稀等特點,經過多方考察,決定因地制宜發展聯村光伏扶貧項目,為地方脫貧攻堅創造更多的機會。
據了解,目前黃南州共有9家光伏電站,其中6家為扶貧光伏電站,河南縣村級光伏扶貧電站于2018年5月開工,同年11月正式完成投產,成為首個并網的村級聯村光伏扶貧電站,該項目規模為5.3兆瓦,總投資4056萬元。由于項目缺少匹配的電力設施,國網青海黃化供電公司共投271.8萬元用于建設配套電網設施,助力光伏按期上網,早日收益。此外,從項目受理之初,該公司開辟綠色通道,成立專項工作小組,主動深入項目基地,從技術咨詢、業務受理、簡化流程、并網驗收與調試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為縮短施工時間,該公司抽調專業技術人員全程提供貼心服務,協調解決施工難題。此外,還加強光伏發電線路日常巡視運維力度,保障村民實現“陽光致富夢”。
“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為我們縣埋下了‘綠電’發展的種子,僅去年累計發電量895萬千瓦時,遠遠超出了預期發電量。”4月28日,河南縣優干寧鎮荷日恒村村委書記斗格杰參與了河南縣“十三五”村級光伏扶貧項目收益分紅儀式,看著分到的10萬元光伏發電分紅,斗格杰臉上樂開了花,對光伏扶貧項目信心更足了。
“光伏電站不僅清潔環保,而且收益高。”馬乃吉算了一筆賬,河南縣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時間約2642.7小時,按滿負荷運行全年發電量將達895萬千瓦時,預計每年有200萬元以上的收益。
目前,河南縣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的電費收益用于對河南縣16個脫貧村770戶2939人的幫扶。同時,河南縣政府在16個脫貧村專門設立424個公益性崗位,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每年每村從分得的總收益中拿出40%,支付公益性崗位工資。其余60%,用于發展村集體產業,目前發展較好的集體產業有歐拉羊養殖基地、牦牛高效養殖基地、汽車修理廠、民族服飾加工廠等。
“村里有了光伏扶貧項目后,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在家門口就可以找到工作。建檔立卡貧困戶還可以申請到公益性崗位,利用閑暇時間做好村里的保潔工作,每年就有額外的7000元收入貼補家用。”作為分紅受益的村民,家住河南縣優干寧鎮多特村的索南多杰深有感觸。
光伏扶貧是兼顧“輸血”與“造血”的生動實踐,既幫扶了貧困群眾,又發展了新能源。在未來20年內,河南縣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給河南縣帶來約1.1億元的增收。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2376噸,減少二氧化碳約6342噸,減少大氣污染物氣體硫化物、氮化物約64.36噸。
據了解,2018年,青海省根據當地有利的光照資源,因地制宜實施“十三五”村級光伏扶貧項目,著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投資2.16億元服務青海省“十三五”光伏扶貧電站全部并網發電,惠及全省39個縣的1627個貧困村,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68086戶,讓光伏“存折”助力致富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