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委員 趙丙鎮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的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能源行業共識。在行業變革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地位的標準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且急迫。10月份,國家能源局印發《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善、可有力支撐和引領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能源標準體系,有效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節能降碳、技術創新、產業鏈碳減排。
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標準供給具有急迫性
《“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要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共享儲能、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等清潔能源產業迎來發展的機遇,也面臨挑戰。新型電力系統呈現出能源主體分散多元、“源-網-荷-儲”強聯動、產業鏈上下游強交互等新特點,迫切需要制修訂具有引領性、指導性、應用性的標準體系,適應能源低碳綠色轉型新要求。
當前,在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光伏、風能等多種能源形式催生新發展模式,儲能共享、節能降耗、碳減排、碳資產管理等新興產業領域對標準的需求十分急迫。但受限于以下三個客觀原因,標準供給仍有較大缺口:一是從標準制訂流程來看,國際、國內標準制訂周期平均為2至3年,更新速度落后于產業迭代發展需要;二是從標準國際互認來看,由于各國技術發展情況不同,標準組織架構、指導原則不同,互認程序復雜、難度大;三是從行業發展形勢來看,全球綠色發展處于探索期,綠色低碳領域標準化體系亟待進一步豐富。
10月21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達2022年能源領域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及外文版翻譯計劃,擬制訂能源領域行業標準495項,修訂356項,翻譯外文版67項。下達該計劃是國家能源局適應能源行業發展新要求,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行動之一。
標準是生產經營活動的依據,是重要的市場規則,必須提前謀劃布局,才能贏得行業發展先機。加強能源領域標準的研究、立項、制訂和應用,推動標準化工作與能源低碳轉型深度融合,發揮標準在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的基礎引領作用,既是推動能源電力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抓手,也是搶占產業競爭制高點的重要手段。
能源產業數字化變革下,強化標準適用性
適用性是標準的“靈魂”。在數字化發展大趨勢下,能源互聯網建設面臨全面升級,將涌現出一系列新興能源數字技術,引發能源生產和消費領域的革命。標準是實現新舊技術迭代的“參照物”,也是實現技術推廣、應用的“通行證”。在傳統電力系統向新型電力系統轉型升級過程中,標準適用性對于整個能源行業新產業模式、新技術轉化具有重要意義。
7月份,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6個部門聯合印發《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強調要加強新型電力系統標準建設,完善風電、光伏、輸配電、儲能、氫能、先進核電和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標準,提出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試點。
據統計,當前我國共有涉及綠色、節能、可再生能源、能效、能耗等多個領域的國家標準990余項、行業標準700余項、地方標準1900余項、團體標準200余項,我國能源領域標準化建設基本形成覆蓋廣、多維度、多層次的標準體系。但是,在建設新型電力系統背景下,分布式光伏等清潔能源結構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現有標準與發展兼容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制訂具有強適用性、科學性、指導性的標準是實現一項新技術向實際生產力快速轉化的重要路徑。以能源區塊鏈技術標準建設為例,2020年以來,國網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立足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開展區塊鏈核心技術攻關和基礎研究,建設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并形成一系列科技成果。為了更大規模實現區塊鏈新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國網數科控股公司匯聚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系統內及行業上下游40余家單位,牽頭成立了中電聯電力區塊鏈標委會,基于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實際需求,構建包含基礎共性標準、核心技術標準、服務類標準、業務應用類標準、保障類標準5個類別,69個細分領域,涉及國際、國家、行業、團體等多層次的能源電力區塊鏈標準體系,明確了能源區塊鏈“是什么”“怎么建”“怎么用”“怎么管”的標準化需求和標準研制方向。其中,基于區塊鏈的“綠電交易”“綠電認證”“綠電溯源”等重點標準,在支撐國家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冬奧綠電溯源等重大項目中適用性成效凸顯。
綠色發展全球共識下,中國標準要走出去
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用能需求也相應上升,能源行業面臨實現快速轉型的巨大挑戰,也極具示范效應。中國標準走出去,以標準化助力提升我國行業規則制訂權和國際話語權也是貢獻中國經驗的擔當之舉。
《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提出要推動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體系兼容,推動國內國際標準化協同發展。到2025年,實現標準化工作由國內驅動向國內國際相互促進轉變。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以來,國網數科控股公司堅持國內國際標準化工作聯動,研究借鑒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電信聯盟(ITU)等國際標準組織和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等國際專業組織的最新成果,優化完善相關領域技術標準,采用先進適用的國際標準和國際專業組織標準,促進國內國際標準體系兼容,推動“區塊鏈+碳交易”國際標準等10余項國際標準接連立項。同時,該公司依托行業標委會組織,推動行業標準向國家標準、國際標準轉化,促進中國技術方案的國際互認,助力提升標準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訂權。此外,圍繞“一帶一路”建設,該公司不斷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創新成果的國際輸出,提升國際標準貢獻度。
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當前,我國標準化工作正由國內驅動向國內國際相互促進轉變,一方面,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同步推進的工作理念,根據行業發展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另一方面,要開展國際標準轉化工作,加入國際標準化組織,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強化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之間的關聯,以標準化助力更高水平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