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遼寧省委省政府圍繞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大力推進“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激活創新動能。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主動對接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戰略,提高帶電作業水平,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
國網遼寧電力對標國際領先配電網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安全可靠的智能電網;依托人工智能、5G和云計算等技術,開展帶電檢修“數·智”化研究與應用,使帶電作業智能化、常態化。
3月8日,遼寧鞍山供電公司采用智能感知、圖像識別等技術,成功在東北地區首次使用配電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完成不停電接引作業。機器人全程自主完成,無須供電員工登高配合作業,與傳統帶電作業方式相比,受到天氣條件、作業環境等因素制約的情況有所減少,有效提高了帶電作業效率和安全性,有利于減少對客戶用電造成的影響。該公司帶電作業機器人目前已經升級到國家電網第三代智能系統,全自主作業成功率可達99%。作業過程中,供電員工只需在地面將機器人引到指定位置,機器人便能代替人工開展作業。
目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持續加大不停電作業人員、裝備及車輛投入,多維度擴大配網不停電作業覆蓋范圍。公司現有配網不停電作業人員和作業車輛較2015年分別增長131%、193%;2021年開展10千伏配網不停電作業88.3萬次,較2015年增長54.8%;在北京、上海等13個大型城市推進“零計劃停電”示范區建設,推動配網施工檢修由大規模停電作業向不停電或少停電作業模式轉變。
回顧歷史,1954年5月12日,帶電作業在遼寧鞍山起步。作為中國帶電作業發祥地的供電企業,國網遼寧電力著力在開發新型技術、促進成果轉化上下功夫。2016年至今,國網遼寧電力在帶電作業領域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5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46項,并全部成功轉化為實際應用。
2021年,國網遼寧電力共實施配網不停電作業24201次,同比增長20.64%,業擴帶電接火率100%,實現全區域、全專業、全流程、全等級的帶電作業全覆蓋,建成了7個不停電示范區。(唐慧寶 田春 王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