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遼寧電力信通公司通過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將上傳至國網鏈的遼寧新能源場站清明節假期期間總計5000余條發電數據報送至遼寧省工信廳,輔助政府部門分析研判新能源發展情況。
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依托區塊鏈技術,實現了電力數據快速上鏈和數據共享。通過這個平臺,供電企業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更好地服務客戶和新能源企業,并為政府獲取、分析相關方面的情況提供數據支撐。
數據上鏈全過程瞬間完成
2021年年初,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按照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部署,把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建設確定為重點建設任務之一,具體工作由遼寧電力信通公司負責。
遼寧電力信通公司與國網區塊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開展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的設計開發。遼寧電力信通公司電力物聯網實驗室調研供電企業基層一線、多個領域的業務需求,主動與遼寧省工信廳及新能源企業溝通,著力解決電力數據采集、共享、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痛點難點問題。
國網遼寧電力的電力數據產生后,會匯集至該公司數據中臺。按照平臺研發團隊的設計開發思路,電力數據在產生后,先接受預設的自動脫敏流程處理,然后通過區塊鏈數據管理平臺從國網鏈遼寧從鏈上鏈,最后傳輸至國網鏈。
為了確保海量數據安全、準確、高效地傳輸至國網鏈,平臺研發團隊深入研究制訂電力數據上鏈規則,采用區塊鏈共識算法(PBFT算法)形成四個共識結點。在數據從平臺上鏈時,四個共識結點分別開展獨立運算,然后再相互審核運算結果,確保上鏈數據準確。應用這種算法后,如果數據包在一個共識結點計算上傳失敗,其他三個共識結點可以獲取這部分數據并自動運算,交叉印證無誤后繼續上傳。為了保證數據安全傳輸,平臺研發團隊還使用了防偽字符和身份認證“雙重驗證”手段。
2021年8月31日,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上線試運行,試運行期間運行情況良好。2021年12月1日,該平臺正式運行。
遼寧電力信通公司電力物聯網實驗室負責人喬林介紹:“別看數據上鏈的環節很多,但是全過程瞬間就能完成,同時不受任何人工干預,每條數據都可追溯。”目前,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已經接入了物資、新能源、數字人民幣三個方面的數據,其中新能源數據包括新能源場站基本信息、發電量、發電機組信息等。
截至2022年4月5日,該平臺已把460余萬個區塊上傳至國網鏈,數據傳輸成功率達100%。
按需開展基于區塊鏈的定向服務
3月8日,家住遼寧省大連市花園口經濟區的任長慶來到大連供電公司客戶服務中心營業廳,在營業廳員工的介紹下開通了“數字人民幣錢包”,并使用“網上國網”APP交電費。
2021年9月24日,國網遼寧電力數字人民幣交納電費試點項目的數據正式接入國網鏈。該公司居民客戶在使用數字人民幣交電費時,產生的數據實時上鏈存儲,從技術上杜絕虛假電力交易以及數據造假?;谌鞒虜祿匪?,交易涉及的糾紛問題也可以通過上鏈數據判斷。
數字人民幣交納電費是國網遼寧電力基于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落地的一個營銷業務應用場景。平臺上線后,遼寧電力信通公司電力物聯網實驗室與相關部門、單位多次開展技術應用研討,基于各專業需求,開展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定向服務,服務供電企業降本增效。
以物資專業為例,依托智能合約技術,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能夠自主識別供應商履約情況,只要符合設定的合約條件,錢款轉賬等操作能瞬間完成,無須人工確認單據再操作。智能合約技術還能夠識別詐騙信息與違規操作,而支付過程自動觸發的算例流程能夠確保支付金額準確。平臺在物資業務方面實現了電子單據線上流轉、實時結算業務辦理等功能,已上傳物資單據數據1100萬余條。
目前,遼寧電力信通公司電力物聯網實驗室正在與相關部門研究通過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為政府、工商業客戶等提供能耗數據榜單,開發居民用電網絡地圖、能源優化建議等多樣化的數據服務產品,進一步提升電力企業和客戶的用能效率效益,輔助政府決策,服務公眾智慧、便捷用能。
輔助新能源發電管理與電力交易
“大唐國際法庫風電場網上電量數據已完成上傳。”3月1日8時,位于遼寧省的新能源場站2月份總計12萬余條上網電量數據成功上傳至國網鏈,遼寧電力信通公司技術人員確認數據上傳完成。
截至今年3月,遼寧新能源裝機容量已達到167553萬千瓦,占全省裝機容量的27.12%,同比增長15.96%。新能源裝機持續增長,但新能源場站發電水平不一,需要精準優化設備運行,提升管理水平。
而利用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新能源場站的基礎信息、出力情況、斷面情況、發電方式、發電客戶等數據借助區塊鏈技術與同態加密技術獲得存證,新能源場站不同設備的運行數據還可以被橫向和縱向分析比較。結合天氣、人員、資金、庫存、電網運行等因素,新能源場站可以優化設備運行管理,使生產效益最大化。
在電力交易市場中,電力交易的分時電量數據直接關系到交易的成交及結算。新能源上網電量數據上鏈存證后,會產生相應的哈希值,相當于數據的“身份證”。在需要查詢數據時,平臺可以通過哈希值比對快速定位數據。同時,同態加密技術也保證了數據存儲的安全性。此類技術也可以用于簡化電力交易的結算流程,提高結算效率。
“以前查找相關資產、設備、運營等數據,既不方便又無法保證數據的準確性?,F在登錄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點擊查詢,設備信息與發電數據的關系就能呈現出來,而且風電機組運行數據和基礎信息可以隨時調取,我們的專家可以利用這些數據信息及外部環境等綜合決策,科學又高效。”大唐國際法庫風電場負責人王剛說。
在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的基礎上,國網遼寧電力計劃構建“區塊鏈+碳足跡”系統,針對各類客戶需求,提供碳配額管理、碳排放監測、碳減排、云碳大數據分析、碳足跡追蹤、碳中和監測6項服務,服務遼寧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曲睿婷 邢子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