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新疆哈密供電公司組織員工開展反竊電專項行動,運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和反竊電平臺的異常篩查功能,確定哈密市七一夜市公用變壓器臺區有3戶疑似竊電戶,便 建立疑似竊電戶名單,然后開展現場排查。
2020年以來,哈密供電公司按照“一臺區一分析”的要求,堅持站線變戶對應準確、異常原因清楚明白的原則,開展多專業聯動治理線損、警企聯動反竊查違,并落實線損管理臺區經理責任制。2020年,該公司綜合線損率累計完成3.86%,同比下降3.79個百分點;臺區線損達標率完成96.17%,同比增長了1.5個百分點。今年1至4月,該公司累計治理高損臺區63個。
成立反竊電小組 治理高損臺區
當天晚上,哈密供電公司反竊電工作小組的3名成員來到哈密市七一夜市公用變壓器臺區,檢查相關表計運行情況,詳細排查3戶疑似竊電戶是否存在竊電行為。經過詳細排查,3名反竊電工作小組成員確定有一戶用電戶存在竊電行為,當場追補了電費及違約使用電費。
夏季氣溫高升,哈密地區用電負荷增大,常出現一些不規范用電行為。哈密市七一夜市是反竊查違的重點區域。夜市攤販為方便用電,經常在配電箱、計量箱附近私拉亂接線路,導致臺區線損率增大。
為了營造良好的供用電環境,哈密供電公司成立反竊電工作小組,劃分線損重點區域,通過分析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營銷稽查監控平臺等數據,鎖定線損異常線路、公用變壓器臺區和疑似竊電戶。
2020年以來,哈密供電公司通過營銷大數據分析系統共發現異常用電數據3474個。針對這些異常用電數據,該公司采取日間巡檢、夜間突擊排查等方式,嚴厲打擊竊電行為。在現場排查過程中,反竊電工作小組成員逐戶分析,查實用電類別錯誤、更換電價類型后未及時更改分時標志等檔案異常用電戶57戶;篩選農業排灌冬季電量大于300千瓦時用電戶97戶、電供暖用戶供暖期電量大于5萬千瓦時的用電戶32戶。
針對排查出的問題,哈密供電公司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及時解決,嚴格控制電量損失。
多專業聯動 主網理論線損達標率提升近50%
“要仔細排查每一個臺區,并與營銷人員建立日聯系機制,嚴格治理線損較高臺區。”4月16日,在哈密供電公司城區供電中心大泉灣供電所與營銷專業人員開展專業聯動線損治理行動時,城區供電中心員工、現場負責人張濤強調。
大泉灣鄉是農牧區,區域內的農牧民多數用上了電采暖。近幾年,哈密供電公司為大泉灣鄉實施了供電線路改造,村民用電可靠性大幅提高。
為了降低電采暖集中應用區域、居民居住較分散區域及供電半徑長等區域的線損率,哈密供電公司建立發展、運檢、營銷、調控四大專業協調機制,堅持線損治理統一部署、專業協同聯動,消除業務各管一段、管理劃地為界現象,做到線損治理全局“一盤棋”。
“有了調度和運檢專業的用電數據監控及反饋,我們不用大規模地組織員工開展地毯式排查,只需要根據表計數據有針對性地檢查存在問題的線路就能提高線損治理效率。”大泉灣供電所工作班成員陳鵬說。
2020年至今年4月底,哈密供電公司通過多專業聯合治理線損,把主網理論線損匹配率、可算率、達標率從2020年年初的49%、50%、49%分別提升到99%、98%、97%以上。
實行“黨建+臺區經理制” 強化責任落實
3月22日,在哈密市伊州區陶家宮鎮陶家宮村,國家電網天山雪蓮(哈密)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黃金龍在排查10千伏家龍一線7號臺區表計的計量數據。
1月起,哈密供電公司采取“黨建+臺區經理制”治理線損舉措,把臺區及線路線損按網格劃分給黨員和臺區經理。10千伏家龍一線7號臺區的線損治理由黃金龍負責。
黨員承包線路線損治理是哈密供電公司治理線損的系列舉措之一。為了強化線損管理責任制,該公司要求各供電所實行“黨建+臺區經理制”,對線損實行網格化管理。每位黨員與臺區經理負責相應片區,結對開展線損治理工作,對線損治理難度大的臺區和線路實施集中“會診”,聯合攻堅突破,逐一銷號,實現閉環管理。
3月初,陶家宮供電所開展“黨建+信條體系”線損治理工作,組織專業技能過硬的黨員分別到各自負責區域,排查每一個臺區,檢查每一只表計,檢修每一條線路。
“建立了‘黨建+臺區經理制’線損管理責任制以后,大家的責任心更強了。我們定期走進大街小巷排查臺區、線路線損情況,并應用技術手段管控線損指標,確保線損指標合格率。”哈密供電公司線損管理專責徐曌博說。
截至4月底,哈密供電公司臺區線損合格率達到98.74%,同比增長1.39個百分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