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四川電力持續拓展外部市場,推進內部挖潛增效,圍繞投資、資產、成本、收入等4個方面,共形成優化經營管理策略18項關鍵任務、46條重點措施,扎實推進提質增效。
拓展市場激發活力
2020年10月10日,在井研縣周坡鎮龍橋村3組豐逸養殖合作社,樂山供電公司員工為養殖基地進行投運前的最后一次檢查。“以往45天才能走完的流程,這次只用了15天。”養殖場負責人吳剛銀說。
國網四川電力推行“陽光業擴”服務,精簡業務資料和流程環節,優化電力營商環境。2020年,該公司10千伏、低壓業務平均接電時間分別壓降至32天、2.1天;業擴凈增容量2368.2萬千伏安,同比增長26.25%;累計增加售電量13億千瓦時。
該公司還針對不同行業深耕電能替代市場,大力拓展售電市場,全年完成電能替代電量1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35%。
2020年9月份,國網四川電力投資運維綿陽南郊機場岸基供電設施項目,這是開辟電能替代市場的一次嘗試。該公司還圍繞市場交易手段,在燃煤自備電廠停發替代、電動汽車等21個領域推進電能替代。
國網四川電力積極拓展綜合能源服務市場,2020年綜合能源服務收入達8.9億元,該公司立足有效增量做好水電消納示范區建設,全年共引導92家符合條件的新投(擴建)企業(含大數據企業)參與水電消納示范交易,累計交易電量44.89億千瓦時。
改革創新增加效益
2020年12月1日,國網四川電力開展“基于數據驅動的電壓互感器量測異常識別”技術許可應用。這一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預計可為國網四川電力每年挽回數百萬元的電費計量損失。
一年來,國網四川電力將知識產權運營作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突破口,帶動科技成果轉化提質增效。該公司開展了10項科技成果專利布局及確權,完成輸電線路覆冰智能監測裝置等3項專利成果價值評估,申報的“用于超高壓與特高壓的電磁式電壓互感器”獲得第21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國網四川電力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取得規模性突破,實現技術創新支撐降本、成果轉化推動增效。
國網四川電力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合作,積極打造5G+電網的創新應用;在檢修運維領域,充分運用科技手段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還通過“水火打捆”外送增收2.5億元。
內部挖潛盤活資源
國網四川電力在線損管理中,分類分階段制訂整改計劃,強化過程管控,夯實內稽外查,截至2020年12月底,稽查查實異常2.35萬筆,查處竊電和違約用電1.1982萬筆,追補電費及違約金1.77億元。
在財務管理方面,國網四川電力大力提升有效資產轉化效率。2020年,該公司累計完成長期掛賬工程清理1147項,竣工決算10249項,同時持續優化資源配置,強化成本精益管控,銷售、管理、財務費用分別同比壓降15.3%、15.6%、5.2%。國網四川電力還有序開展成本項目滾動儲備管理,規范財務經濟性合規性審查程序、統一項目審查標準,挖掘成本效益空間8億元。
2020年6月,國網四川電力通過優化營業廳工作,將釋放出的人力資源充實到營銷管控和生產運維等其他崗位,同時通過轉崗培訓,促進人員有序流動,促進人力資源高效利用,推動全員素質整體提升。
國網四川電力編制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崗位聘任制為核心的“能上能下”機制、以勞動合同管理為約束的“能進能出”機制、以全面薪酬激勵體系為主導的“能增能減”機制,并通過民主程序確保按勞分配的公正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