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網 > 企業管理

    國家電網公司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電網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1-01-18 10:10:10  作者:劉早

      累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85項、獲得中國專利金獎11項、專利申請量和累計擁有量連續10年排名央企第一……梳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近年來的科技創新成果,一系列技術創新逐步推廣應用,一項項發明專利不斷獲得認證,一批批科技創新人才脫穎而出。這是一份閃亮的成績單,是公司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有力見證,也是電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所在。

      近年來,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四個面向”,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凝聚科技創新強大引擎,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建成重大創新工程,完善科技創新體系,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電網創新發展之路。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聚力攻堅電網核心技術

      2020年9月,由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牽頭設計研制的高壓直流電纜附件通過全部型式試驗。這意味著公司在直流輸電領域核心裝備研發方面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在掌握高壓直流電纜材料技術基礎上,進一步掌握了高壓直流電纜附件關鍵技術。

      我國是全球第一大電纜制造國,但在高壓電纜絕緣材料及附件等領域卻一直依賴進口、受制于人。在全程參與此項目的時任聯研院直流輸電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龐輝看來,研究團隊在高壓直流電纜附件關鍵技術領域所取得的突破,是公司近年來集中力量攻堅電網核心技術、解決關鍵領域“卡脖子”問題的具體體現。

      “過去,我們只能從國外進口直流電纜附件,如今已經完全可以自主研制。”龐輝說,新型直流電纜材料具有可回收、可降解等環保優勢,但也極大增加了附件設計、工藝等難度,為解決這一“卡脖子”難題,研究團隊在電纜材料配方及調控、附件設計及制造、電纜系統試驗運維檢測等一系列關鍵技術上開展攻關并取得突破,有力推動了我國高壓電纜核心技術發展。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 所在,如今已成為越來越多電網科技工作者的主攻方向。近年來,公司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積極培育產學研用一體的科技創新生態,在特高壓輸電、大電網運行控制、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新能源并網、智能電網、高壓電纜絕緣材料等領域取得眾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引領世界電網技術發展的重大成果。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公司組織推進“2020重大攻關計劃”,完成特高壓干式直流穿墻套管和首支國產特高壓干式換流變閥側套管樣機研制和型式試驗,成功研制高壓直流電纜系統及絕緣材料,使我國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直流電纜材料制備、系統設計、制造與試驗等核心技術。

      一系列代表性的成果,是近年來公司大力攻堅電網核心技術的縮影。“十三五”時期,越來越多“硬科技”的突破,展現出公司在電網技術領域的“硬實力”。2016年至2020年,公司累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0項,獲得中國專利獎金獎6項、銀獎4項,獲得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10項。截至目前,公司累計擁有專利超過9萬項,專利申請量和累計擁有量連續10年排名央企第一,2020年發明專利累計擁有量首次躍居央企首位。

      技術攻關仍在持續加力。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勇闖技術“無人區”,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強化科技成果應用以示范工程引領電網發展

      2020年12月30日,世界首個新能源遠距離輸送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全面建成投運。該工程每年可向華中地區輸送400億千瓦時清潔電能,將河南全社會用電量的八分之一轉化為綠色電能,被看作是我國發展先進輸電技術、破解特大型新能源基地集約開發世界級難題的重要實踐。

      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的實踐應用,為該工程貼上了“±800千伏、800萬千瓦特高壓直流樣板工程”的標簽。從首次進行新能源多機群與直流系統協同設計與控制,到成功研制國產化特高壓直流穿墻套管及換流變閥側套管,再到在世界上首次采用特高壓換流站現場組裝技術,全面攻克特高壓換流站現場大規模組裝技術和高海拔環境下制造工藝控制難題,這條全長1563千米的特高壓輸電大通道處處體現著創新元素。

      科技創新鑄就重大工程,持續推動電網發展。以特高壓工程為例,從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起,國家電網已累計投運“13交12直”特高壓工程,形成以特高壓和500(750)千伏電網為主網架,區域間交直流混聯的電網格局。過去幾年中,“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先后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更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將目光轉向河北張家口,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重大創新工程——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于2020年6月29日竣工投產。作為世界上首個具有網絡特性的直流電網工程,該工程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均為國際首創,創造了12項世界第一,不僅有力推動了我國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的創新發展,更為破解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世界級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成千上萬用電客戶同樣享受到了電網科技的發展成果。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已于2020年12月投運,沿線38萬農牧民的用電條件得到顯著改善。在這項超高海拔、超大難度的輸變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公司積極發揮科技創新作用,應用“海拉瓦”技術優化線路選線和變電站選址,開展高海拔沼澤地螺旋錨基礎關鍵技術攻關,確保工程順利施工,最終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繼青藏聯網、川藏聯網、藏中聯網工程之后,雪域高原架起了又一條造福社會民生的“電力天路”。

      隨著科技實力的不斷提升,如今國家電網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電壓等級最高、技術水平最先進的電網,并創造了全球特大電網最長安全運行紀錄。

      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充分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在公司2020年科技創新大會上,來自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仿真中心的郭強成為公司首批“揭榜掛帥制”項目負責人之一,揭榜方向為“(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系統平衡支撐與運行控制研究”。

      “我所揭榜的研究方向,沒有先例可循,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揭榜掛帥制’恰恰賦予了項目負責人更大的自主權,負責人能根據研究情況對項目技術路線、經費使用進行自主調整。這更加符合基礎前瞻項目研究的規律。”郭強說。

      這是公司進一步深化科研機制改革、打破科技創新壁壘的重要之舉。目前,公司正大力推進科研單位“去行政化”和科研管理模式改革,賦予科研單位在選人用人、科研立項、項目驗收、經費調劑、薪酬分配、獎勵激勵等方面更大自主權,鼓勵科研人才競相成長、各盡其能。

      在最大限度激發內部活力的同時,公司還堅持眼光向外,以開放合作的姿態匯聚更多科創力量。為加快形成產學研用一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公司與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建立了聯合研究機構。同時,公司建成“國家級、公司級、各單位級”三級實驗室體系,面向全社會開放100個實驗室(包括19個國家級實驗室),并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共建公司各級實驗室。

      公司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平臺也已建立。2020年,職工創新成果孵化轉化達200項,公司直屬科研單位年度科技成果轉化收入達6.5億元,特高壓換流閥、智能配電終端、安全芯片等一批專利技術的轉化落地,有效提升了電網裝備技術水平。

      依托豐富的科技創新成果,公司形成了規劃設計、投資運營、工程建設、裝備制造、技術標準一體化“走出去”的國際合作模式。截至目前,公司累計主導編制國際標準84項,推動515項中國標準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應用,顯著提升了我國在國際電工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日益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和日趨成熟的成果轉化機制,培養了越來越多優秀的科技創新人才。目前,公司共擁有國家級專家人才365名、兩院院士7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3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8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5名。

      下沉到生產一線,公司同樣堅持人才為本,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引導廣大職工參加群眾性創新活動。

      近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印發決定,命名第三批100個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公司系統4個創新工作室獲命名。公司擁有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的數量增加到了39個。在不同崗位、不同專業領域,一群又一群善于思考、刻苦鉆研的勞模工匠和技術骨干正大力發揚基層首創精神,集智創新、協同攻關,用越來越多的小發明解決工作中的大難題。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邁向新征程,公司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發揮“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進一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推動我國能源電力科技自立自強,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國網力量。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國家電網:發揚連續作戰精神抓實抓細各項舉措 全面打贏迎峰度冬供

      本報訊 1月12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發揚連續作戰精神,全面打贏迎峰度冬供電保障這場硬仗,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應、保民生、保服務,為“十
    焦點新聞2021-01-13

    “十三五”天津落實國家電網全部643億元投資

    日前,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643億元在津投資全部落地,并形成一大批戰略性成果。
    電網數據2021-01-12

    國家電網累計投資183.5億元建設冬奧會電網項目

    日前,據國家電網方面透露數據顯示,國家電網冬奧會電網建設項目已累計投資183.5億元。
    電網建設2021-01-12
    國家電網公司2020年黨校青年干部培訓班組織管理紀實

    國家電網公司2020年黨校青年干部培訓班組織管理紀實

    2020年10月18日~12月29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0年黨校青年干部培訓班在國網黨校舉辦。
    黨政文化2021-01-11
    9.60億千瓦!國家電網經營區負荷創新高

    9.60億千瓦!國家電網經營區負荷創新高

    新年伊始,冷空氣組團影響我國,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寒潮預警。用電量快速增長,多地用電負荷創下新高。1月7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經營區最高負荷創9.60億千瓦新高,同比增長27.7%,已超過出現在2020年的8.75億千瓦的國家電網夏季最高負荷。
    焦點新聞2021-01-11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榮獲第十四屆中國汽車年會2020新能源汽車產業推

    2021年1月8日,2020年(第十四屆)中國汽車年會暨領創峰會以線上直播形式舉行。
    新聞2021-01-11

    水電六局中標國家電網泰安二期籌建期道路及房建施工項目

    1月7日,水電六局收到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的中標通知書,成功中標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0年第四次服務招標采購包3泰安二期籌建期道路及房建施工項目。山東泰安二期抽水蓄能電站位于泰安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徂徠鎮境內,工程總
    電力朋友圈2021-01-11

    國家電網優化省綜合能源公司管理模式

    1月2日,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完成與27家省綜合能源公司財務并表。至此,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優化省綜合能源公司管理模式工作按期完成。
    能源互聯網2021-01-08

    國家電網優化省綜合能源公司管理模式

    1月2日,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完成與27家省綜合能源公司財務并表。至此,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優化省綜合能源公司管理模式工作按期完成。
    焦點頭條2021-01-08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安全事故調查規程》修訂印發

    為認真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法規制度,進一步強化安全管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修訂《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安全事故調查規程》。日前,修訂后的《安全事故調查規程》正式印發,將于2021年4月1日起施行。
    要聞縱覽2021-01-08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