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加快,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加快……11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主要經濟數據。
“10月份,主要指標同比增速有升有落。從兩年平均看,多數指標增長有所加快。經濟運行繼續保持恢復態勢?!痹?5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
主要宏觀指標總體上處于合理區間
付凌暉表示,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繼續顯現,保供穩價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力度在加大,10月份主要宏觀指標總體上處于合理區間,結構調整和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國民經濟保持了恢復的態勢。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從宏觀指標看,1~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7%,都低于年度的宏觀調控預期目標。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外匯儲備連續6個月保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
發展韌性持續顯現。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5.2%,增速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兩年平均增長5.5%,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市場保供成效顯現。10月份,我國原煤產量同比增長4%,增速由上月下降轉為增長。
就業民生有效保障。穩就業政策持續發力,就業形勢總體穩定。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與上月持平,低于上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水平。
結構調整扎實推進。10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7%,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4.8%,明顯快于服務業生產指數的增速。
CPI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
10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13.5%,漲幅比上月擴大2.8個百分點,創下該數據統計公布以來的新高,引發市場關注。
付凌暉解釋,PPI上漲主要還是由于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特別是上游行業價格上漲帶來的。10月份,PPI中的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17.9%,影響PPI上漲了13.36個百分點,占整個PPI漲幅達到99%。從影響因素看,PPI漲幅擴大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影響;二是國內煤炭、金屬部分行業供給偏緊帶來的影響。
PPI漲幅擴大,經濟增速有所放緩,這是否表明出現了滯脹表象?“這種情況是受到短期沖擊因素造成的,是一種階段性的狀況?!备读钑煴硎?。
從經濟增長看,隨著制約經濟的短期因素逐步減弱,經濟恢復態勢逐步顯現。10月份,生產和需求主要指標的兩年平均增速多數有所回升。同時,市場保供穩價的力度在加大,部分能源產品供給偏緊的狀況逐步得到改善,這些都有利于經濟的穩定增長。
從物價情況看,國內各方面加大增產增供的力度,增加對企業財政和金融的支持力度,這些都有利于降低生產價格上漲的壓力,減輕PPI向CPI傳導的壓力。
從后期趨勢看,今年我國糧食生產有望再獲豐收,生豬產能總體恢復,豬肉價格同比還在下降,將拉低CPI的漲幅。同時,從工業和服務業供給的整體情況來看,市場供應比較充足,CPI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
中國經濟仍然會保持穩定恢復的態勢
服務業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10月份服務業新訂單指數、業務預期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均較前值有所回落,如何看待“主引擎”運行趨勢?
看生產,服務業保持恢復態勢。盡管10月份的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是兩年平均增長5.5%,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
看預期,企業市場預期保持總體穩定。10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6%,高于臨界點;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8.5%,處于較高的景氣區間,表明企業對近期市場發展仍然較為樂觀。
看比較優勢,服務業提質升級,國際競爭力穩步提升。前9個月,我國服務業出口同比增長27.3%,比1~8月份加快2個百分點。
“盡管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但是服務業恢復發展態勢持續,創新發展勢頭不減,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成長,將有利于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和滿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备读钑熣f。
?。ㄔd《人民日報》2021年11月16日第14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