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把我國建設成為科技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要建成的科技強國作出深入闡釋,指出“應當具有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支撐經濟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整體躍升,增進人類福祉,推動全球發展”。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技革命與大國博弈相互交織。作為能源領域的特大型央企,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科技強國中擔負著光榮使命。公司科技工作會議強調,要錨定科技強國戰略目標,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快鍛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近年來,公司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不斷深化對科技創新規律、電力發展規律的認識,集中力量攻堅攻關,在特高壓輸電、柔性直流、大電網控制等領域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領先的重大成果,多個領域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為推動能源轉型、保障電力供應創造了良好條件。錨定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我們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主動作為,著眼于集中力量辦大事、解難題的體制優勢,爭當體現國家意志、服務國家需求、代表國家水平的科技中堅力量。
鍛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科技創新事業不斷前進的根本政治保證。在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黨的領導都發揮了關鍵核心作用。落實黨中央關于科技創新的重大決策部署,公司各級黨委要把科技創新擺到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強組織領導、科學管理。各級領導干部要重視學習科技新知識,增強領導和推動科技工作的本領,凝聚起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
鍛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實體化運作。企業牽頭或參與重大科技項目,有利于聚集更多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特色產業集群形成。要用足用好有關政策,以重大科研項目和基礎研究項目為依托,發揮科技創新國家隊和公司科技創新協同平臺作用,多出戰略性、關鍵性、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
鍛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提高基礎研究組織化程度。世界已經進入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組織化程度越來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導對基礎研究產出的影響越來越大。要完善競爭性支持和穩定支持相結合的投入機制,健全同基礎研究長周期相匹配的制度,長期穩定支持一批優勢團隊和重點方向,創造更多重大原創成果。
目標已經明確,奮進正當其時。公司上下要牢牢把握鍛造能源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造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主力軍的定位,認真貫徹公司科技工作會議部署要求,狠抓任務落實,奮力推動公司科技創新再深化、再突破、再提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