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網江蘇電力紀委深入貫徹六次全會精神,落實執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以常態化履責紀實、制度化“巡察畫像”、體系化生態研判,抓牢上級對下級“關鍵少數”的監督,不斷推動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深下去實起來。
常態化實施履責紀實 確保擔當盡責不偏航
8月2日,該公司紀委下發第二季度工作通報,指出下屬30家二級單位在履職中出現的“責任履行不到位、要求理解有偏差、過程支撐不充分”等7個方面共685項突出問題,并對二級單位一對一反饋,及時校準方向、消除盲區,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
為實現上級對下級“關鍵少數”的有效監督,該公司紀委對照年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清單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推動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等主體責任重點任務,按照“照單履責、全程留痕”要求,制訂黨委、紀委和領導班子成員等各類履責清單6個、具體履責事項47項,同步開展線上履責紀實,并建立健全履責驗收和反饋機制,通過組織結果檢查和問題反饋,力求把履責紀實做細做準做實,做到閉環管理。
“公司紀委辦每季度履責紀實工作不僅對照要點填報推進情況,還要上傳附近作為佐證支撐,這樣黨委、紀委和領導班子成員對于他們各自職責范圍內的履責重點更清晰、方向更明確、落實更到位,真正實現‘兩個責任’的‘同題共答’。”國網江蘇電力一名二級單位紀委書記說。
制度化開展“巡察畫像” 確保見人見事防未病
“只有抓住‘關鍵少數’才能管好‘絕大多數’。本次巡察工作中,我們第一次將開展‘巡察畫像’工作作為一項制度性安排列入巡察重點內容,為此還專門制定了開展被巡察黨組織政治生態評價和班子成員畫像工作方案。”在8月16日召開的第一批供電服務、省管產業單位專項巡察工作總結會上,國網江蘇電力巡察辦負責人說。
會上,該公司紀委全面分析了3家被巡單位黨組織“政治體檢單”,梳理問題規律、總結典型經驗,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第二批專項巡察工作方案,形成精準模板。方案規定了“巡察畫像”的目的與分工、內容與要求、時間與安排,要求各巡察組緊盯“關鍵少數”,綜合被巡察單位黨組織的巡察報告、談話報告、專項檢查報告以及線索報告等情況,為被巡察單位黨組織、“一把手”和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繪制精準立體的“巡察畫像”。
據悉,該公司“巡察畫像”一般分為兩個層面,即對被巡察黨組織、班子成員開展評價,直觀展示被巡察在“黨組織政治素質、經營業績、團結協作、作風形象和選人用人”等方面以及班子成員在“政治思想、履職盡責、行使權力、作風建設和廉潔自律”等方面的“實景圖”。“巡察畫像大到一個單位的政治生態,小到一個人的‘面貌’,都要有具體的呈現。既要有一定的宏觀站位,對于不足和問題也要鞭辟入里、直指要害。”
為強化成果運用,國網江蘇電力紀委根據“畫像”進一步深化巡察反饋,落實通報制度,層層壓實巡察整改責任。根據畫像整理出重點問題和事項,細化分解到相關單位黨委,推動巡察整改落實。“公司將持續深化政治巡察,不斷強化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有力推動巡察整改和成果運用,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國網江蘇電力巡察辦負責人介紹。
體系化推進生態研判 確保全面客觀強弱項
為全面、客觀、動態研判政治生態,該公司紀委綜合考慮“黨風、政風、行風”三方面因素,依托“蘇電清風”數智紀檢工作平臺,自2021年起在國網系統內率先建成由7個一級指標、26個二級指標、53個三級指標、71個監測點指標組成的政治生態監測指標池。重點納入“三重一大”、選人用人、“三公”經費、作風建設、履責紀實和線索核查等“一把手”評價指標,并通過對各監測點指標數據,構建智慧動態評價模型,分析出對每個監測點年度數據分布及變化趨勢等情況,計算出各監測點數據波動率,形成當前周期內的監測評價體系。該體系利用基于“最大熵”原理的算法功能,科學賦予每個監測點的指標在整個指標體系中的占比和得分,根據各監測點評價標準分別進行評價測算,計算出各單位的優勢和短板指標,最終形成各參評單位政治生態綜合評價。
從今年上半年分析情況來看,該公司13家供電單位政治生態監測結果顯示,總體評價為優秀、良好、一般的分別有4家、6家和3家。為強化成果應用,該公司紀委全面督促責任單位逐條制定改進措施,持續鞏固優勢、改善不足。“對于普遍存在的短板和弱項,我們責成專業部門專題分析,開展針對性監督檢查,確保整改有力有效,持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國網江蘇電力紀委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趙猛 秦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