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日,由廣東電網公司佛山供電局打造的保護信息管理系統二次設備智能告警分析功能正式上線。二次設備運行監視成功從人工現場收集向“遠程+智能”監視模式轉變,標志著地級市供電局變電二次設備運維模式優化的又一次突破。
2022年6月以來,為全面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及電網企業數字轉型要求、實現網省公司二次運維模式“一個突破、三個完善”的重要戰略目標,佛山供電局以“智能研判”“機器替代”和“集約運維”為抓手,成立二次智能運維專班,先后獲得監視分析智能化、專業巡視無人化、設備操作遠程化等二次設備運維模式優化的階段性成果,助力基層電網傳統運維模式的智能化替代。
智能研判 監視分析智能化
傳統模式下,詳盡的裝置異常及故障錄波信息需人員到變電站內收集,人力成本高。佛山供電局監視智能化新模式下,裝置內部錄波報告和告警信息全量直傳到保護信息管理系統主站,應用檢修狀態自動識別技術屏蔽試驗對監視的干擾,并結合主站二次設備智能告警分析功能,精準診斷裝置潛藏隱患,為電網故障作出智能輔助決策,實現10分鐘裝置告警分析和發布、20分鐘故障診斷及定位,大幅提升對二次設備狀態監視分析能力。
2022年,佛山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已應用該功能在220千伏容旭甲線故障等30多起故障成功驗證分析與定位,信息收集效率高,分析效果好,有效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及二次設備智能運維水平。
機器替代 專業巡視無人化
傳統巡維模式的工作下開展廠站二次設備巡視,需派遣運行人員驅車趕往現場,因路途遙遠,來回耗費時間長,還需要按表單逐項核對設備狀態,工作量繁雜。2022年6月,佛山供電局全面鋪開變電二次設備常態化自動巡視,通過用保護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實現每日對設備定值、模擬量、自檢信息等狀態的全方位自動校核,并支持一鍵生成發布巡視報告,人員無需進站,更多的專業人員能投入到現場作業風險管控。
截至2022年12月,該局具備智能巡視功能的保護及自動化設備共9889臺,二次設備常態化智能巡視覆蓋率達80%,設備信息自動校核準確率100%。通過遠程智能巡視,已及時發現了220千伏后龍站220千伏硯后甲、乙線裝置CPU板件故障、110千伏更樓站110千伏后更甲線保護壓板接觸不良等重大缺陷預警共165項,為助力二次設備提前管理機制有效落地。
集約運維 設備操作遠程化
隨著電網設備數量激增,二次運維在人員配置與操作任務、供電可靠性、作業風險、作業成效等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佛山供電局依托保護信息管理系統集約運維功能,運維人員能實現在二次集控室統一遠程完成繼電保護遠方修改定值、二次安防設備遠程配置等二次設備遠程操作,2分鐘便能完成一套設備的修改,大幅提升工作效率80%以上,有效節約人力物力。
截至2022年12月,佛山供電局110千伏以下電壓等級站點具備遠方修改定值功能覆蓋率達54%,配網終端保護定值運維自動整定、自動修改、自動調閱、自動校驗的“四個自動”功能覆蓋率已達72.75%,變電二次安防設備參數配置業務智能運維覆蓋率已達100%。該局已累計完成二次安防設備參數配置及變電站遠方修改定值350余單,節約2808.93工時;累計完成遠程修改配網定值3344次,節約10032工時,夯實操作遠程化基礎,有效提升二次運維模式優化水平。
下階段,佛山供電局將繼續開展二次設備運維模式優化的技術攻堅與應用,通過數據互聯技術打破專業信息壁壘,打造多維度設備狀態監視;實現設備自動巡視全數字化管控;推進遠程操作的運維日志、定值單、報告與變電所、區供電局的線上數字化共享;探索定檢策略優化替代現場檢驗,切實減輕基層壓力,加速二次專業本質安全建設?!?楊喻涵 盧穎 廖華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