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現場吊車站位。作業前,吊車要支好全部支腿,避免發生側翻。”6月28日8時30分,在遼寧220千伏紫都開關站新建工程二次設備室主體鋼結構施工現場,阜新供電公司項目管理中心項目經理宋啟佳手持“作業日方案”,叮囑作業人員遵守現場作業要求,并全程跟蹤監督,指揮吊車作業,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的作業質量。
針對作業現場多、地點分散、用工方式復雜、風險管控難度大等問題,阜新供電公司強化現場安全風險管控,以管住計劃、管住隊伍、管住人員、管住現場的“四個管住”為核心,創新推行“作業日方案”,建立四級審核管理機制,將安全風險管控要點融入檢修、施工作業全流程,變“事中管控”為“超前預控”。
6月24日,宋啟佳組織施工人員提前勘查紫都開關站新建工程二次設備室主體鋼結構施工作業現場,明確作業范圍,分析吊車起重、防傾倒等風險點并拍攝照片,制訂觸電傷害、機械傷害、物體打擊等方面的安全風險防范措施。施工單位工作負責人杜猛結合現場實際編寫“作業日方案”,將現場照片插入文本中,用紅色線在照片上標注臨時用電部位,用黃色線標注作業危險點及防范措施,用紅色框框出吊車作業范圍并配上文字,編寫完成后報送施工單位、監理、工程管理部門、安全監察部逐級審核。
“近幾日持續降雨,作業現場環境會有變化,請按‘作業日方案’規定內容嚴格現場復勘查,確保安全措施和風險點防控不出現遺漏。”6月28日,阜新供電公司安全監察部安全管理專責楊騰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到現場督查安全措施落實、作業風險點管控情況,前置現場安全管控工作。
當天,楊騰發現吊車作業地點被雨水沖刷嚴重,立即與杜猛聯系。杜猛隨即組織人員再次勘查現場,聯系施工單位填土夯實吊車起吊位置,又修改了“作業日方案”再次上報。“‘作業日方案’非常實用,當施工作業環境發生變化時,有助于我們及時掌握現場安全措施布置、風險點防控最新情況,保證施工安全有序開展。”杜猛介紹。
6月28日8時,楊騰按照“作業日方案”內容,逐一檢查了“兩票”執行、現場安全措施布置、危險點防范措施等情況,在確保各項均符合現場作業要求后下達開工指令。
“大家要嚴格按照規程要求作業。登高作業時系好安全帶,傳遞工器具時綁扎牢固。安全督查中心值班員會通過現場架設的布控球,在后臺實時調看現場安全情況。”杜猛在現場站班會上作安全技術交底。安裝在一旁構架上的布控球記錄下施工作業的全過程。
“您好,這里是安全監督中心,請工作負責人立即制止起吊作業,按照‘作業日方案’現場安全管控措施要求,起吊作業過程中,吊臂下方不能有人逗留。”在當天的作業中,安全監督中心值班員李洋通過安全風險管控平臺,遠程發現作業現場存在安全風險。杜猛接到電話后隨即組織施工人員整改。
阜新供電公司深入推行“作業日方案”管理,利用“遠程視頻+現場督查”、到崗監督等手段,多維度監控作業現場,通過應用各類視頻終端、安全風險管控平臺,持續對現場安全措施執行情況、作業人員行為等開展安全監察,確保安全管控全覆蓋。
“我們將‘作業日方案’執行情況納入安全生產獎懲工作,并結合作業類型、風險等級、施工工量等情況不斷修編完善,全面提升現場安全管控水平。”阜新供電公司安全監察部主任于浩介紹。
截至6月底,阜新供電公司累計形成典型“作業日方案”匯編12期,涵蓋輸電、變電、配電3個專業480項典型施工作業,執行日方案2335次。(魏曉麗 劉明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