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動汽車 > 新聞

    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

    電纜網發布時間:2021-01-05 14:59:51

      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敲定,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再退坡20%。除了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額度進行調整,2021年新政將更多從市場秩序和高質量發展的角度進行約束和指導,比如:堅決遏制新能源汽車盲目投資、違規建設等亂象,加大僵尸企業退出力度,強調安全生產等。

      2020年12月31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稱,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

      為推動公共交通等領域車輛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等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10%。為加快推動公共交通行業轉型升級,地方可繼續對新能源公交車給予購置補貼。

      《通知》再次強調了補貼的規模門檻,提出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企業單次申報購置補貼清算車輛數量應分別達到10000輛、1000輛。這一條在2020年補貼政策中就已提出。

      也就是說,車企新能源乘用車年銷量需超過一萬輛,才能及時拿到補貼。按照2020年前11個月的銷量排名,國內造車新勢力中銷量最高的,分別是蔚來(37870輛)、理想(26498輛)、小鵬(20586輛)、威馬(19907輛)。

      2020年以來,產業政策刺激之下,汽車產能過剩、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項目亂象頻出,監管層對此高度重視。

      《通知》明確,加強汽車投資項目和生產準入管理,嚴控增量、優化存量,嚴格執行新建企業和擴大產能項目等規范要求。加大僵尸企業退出力度,鼓勵優勢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堅決遏制新能源汽車盲目投資、違規建設等亂象,推動產業向產能利用充分、產業基礎扎實、配套體系完善、競爭優勢明顯的地區和企業聚集,不斷提高產能利用率和產業集中度。

      據發改委統計,2019年的汽車產能利用率比2017年下降了將近20個百分點,低于20%的產能利用率的企業數量占到30%左右。清理僵尸企業成為近兩年產業政策的重點內容。

      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處長吳衛公開表示,汽車行業產能利用率非常低,部分企業不僅沒有貢獻,而且占用了大量的市場資源,浪費了很多的產業資源,這些企業如果不清理的話,優質企業就很難有充分施展的空間,新的企業很難有進入的空間。

      2020年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首次提及“建立健全僵尸企業退出機制,加強企業準入條件保持情況監督檢查,促進優勝劣汰”。

      同年11月,發改委還啟動了對國內新能源汽車產能的首次摸底,宣布將全面清點5年內的投資項目,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項目亂象。

      吳衛表示,新能源的無序競爭、盲目發展現象很嚴重,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效率已經引起了中央的關注。目前新能源汽車在整個汽車市場占比只有5%,仍不是主流,而且大量的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還是在虧錢、燒錢狀態。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新能源汽車消費的痛點,包括便利性和質量、安全等問題,那么將帶來巨大的投入浪費,而且技術開發上的效應難以顯現。

      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和安全關系消費者切身利益,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品安全性、可靠性明顯提高,但安全事故仍有發生。2020年10月,威馬汽車連續發生的起火事件引發關注。此前蔚來汽車也先后在上海、武漢等地發生了自燃事件。數據顯示,2011年到2019年新能源汽車爆炸起火的事故(公開報道的)有127件,涉及38家企業和48種車型。

      針對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頻繁出現的安全問題,《通知》進一步強化了生產企業產品質量主體責任,提出對生產企業安全管理體系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被主管部門行政處理處罰的,明知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而不主動召回、造成重大事故的,或者被主管部門責令召回的,視程度予以暫?;蛉∠扑]車型目錄、暫緩或取消財政補貼等措施。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廣州:新能源車唱起主角

    記者昨日走訪廣州本地車市發現,趁著元旦假期來買車的消費者并不少,他們大多是為了能在春節前買到一輛上檔次的新車“衣錦還鄉”。本地車商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在2月,這讓很多購車者有充裕時間下決定,是促成元旦購車成交量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
    地方報道2021-01-04

    新能源車電力設施擴容障礙在哪里

    按照申城購買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擁有固定車位并安裝充電樁,新能源汽車才能上牌。然而,不少市民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在上海多個小區,即便有固定車位,申請安裝充電樁仍會被物業拒絕,理由是“小區地下車庫的電力設施容量不足”或“電力負荷已滿”。
    深度閱讀2021-01-04

    我國新能源汽車質量問題不容放松

    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130萬輛,好于預期,尤其是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出旺盛的需求,私人消費市場處于上升階段。
    產業財經2020-12-31

    各地爭相布局 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

    12月14日召開的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并提出新能源汽車正處于大發展時期,必須積極搶占產業制高點。
    產業財經2020-12-16

    工信部約談25家新能源車企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就新能源汽車生產一致性的問題,約談了前期監督檢查中存在違規問題的25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有關企業切實履行主體責任,限期整改存在問題。
    國內新聞2020-12-16

    各地爭相布局 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

    12月14日召開的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并提出新能源汽車正處于大發展時期,必須積極搶占產業制高點。
    產業財經2020-12-15

    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發展新階段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12月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為6.2萬輛,同比增長5%,環比增長3%。乘聯會表示,新能源車、豪華車與合資車均會延續增長態勢。
    產業財經2020-12-07

    2021年預計新能源汽車補貼375.8529億元

    日前,國家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預算,據文件顯示,2021年共安排新能源汽車補貼375.8529億元,其中包含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和2016-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
    產業財經2020-12-02

    新能源汽車估值藏巨大泡沫?

    新能源車又漲瘋了,美股與A股開啟“飆車”模式。截至24日下午,中國車企有三家擠入全球車企市值排行榜前十,包括比亞迪第四,蔚來第五,小鵬第十。有行業觀點認為,新能源汽車估值可能隱藏巨大的泡沫。風險之一是投資者對新能源車的發展過于樂觀。
    產業財經2020-11-26

    江蘇《鹽城市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布局“十四五“規劃》通過評審

    11月20日,由中國能建江蘇院編制的規劃成果《鹽城市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布局“十四五“規劃》順利通過評審。
    地方報道2020-11-25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