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1月22日,福建電網安全生產“全流程”體系正式上線,實現了電網計劃檢修和風險預警的全流程網絡化流轉。至此,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全流程、全防誤、全順控”(以下簡稱“三全”)主網安全生產新體系建成。
今年,國網福建電力依托調控云平臺、生產管理系統和智能電網調控系統,加快推進“三全”主網安全生產新體系建設,推動電網傳統調控業務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構建全新生產工作模式、流程管控機制、遠程操作方式和風險管控模式。
在電網安全生產“全流程”體系建設中,國網福建電力基于調控云數字化生產體系,打通省、地、縣三級調控、運檢等5個專業、13套生產系統、52個數據接口的數據流和業務流,在線連接“三單四票”(計劃任務單、檢修申請單、風險預警單、調度指令票、遙控操作票、現場倒閘票、現場工作票)業務信息,推動生產信息從分散割裂向集中共享轉變;優化再造9類業務流程,精簡流程環節197個,推動業務流程從線下向線上轉變;創新檢修計劃線上編排、風險預警在線掃描等數字化生產作業新場景,推動檢修計劃從經驗管理向機器決策轉變;打造業務流程機器閉鎖機制,推動生產流程安全管控從人工校核向數字管控轉變。
目前,國網福建電力已建成涵蓋業務流程安全閉鎖、一二次設備防誤及網絡安全防護的系統級“全防誤”體系,實現防誤機制從單一設備防護向立體化防御轉變。同時,該公司還建成了智能電網調控系統主站“全順控”倒閘操作平臺,實現各類操作任務和操作場景遠程執行與視頻監控輔助校核,降低人為出錯概率。福建電網共有810座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上線“全順控”倒閘操作平臺,覆蓋率達77.5%。截至10月底,該公司累計開展調度指令順控操作14741項,正確率100%,成功率96.7%,操作時長由“小時級”縮短至“分鐘級”,累計縮短操作時長2950小時,平均縮短設備檢修時間1.61小時,減少80%新設備啟動送電時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