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在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次物資集中采購活動中,一家供應商在評標階段被列為第一中標候選人。在中標公示階段,該企業不良行為被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通報。國網浙江電力“智慧采購大腦”數據庫平臺在公司相關系統第一時間抓取到這一信息,及時取消了該企業中標資格,避免了后續的履約風險。
2023年以來,國網浙江電力致力于構建綠色采購數據庫平臺,融合多方數據打造了“智慧采購大腦”,數智賦能引導供應商企業綠色發展,精準識別并培育優質供應商,全面推動招標采購數字化轉型。
嚴把采購關口
確保設備“好中選優”
“智慧采購大腦”數據庫平臺是國網浙江電力打造的全息供應商數據庫,匯集了公司歷史采購數據和20多大類100多小類的數百億條企業相關數據信息。數據時效性強、準確率高,為招標人員開展供應商信息查詢、企業綠色評價、企業風險評價等提供支撐。
“以前,招投標活動前,需要人工從多個外部信息平臺查詢企業信用信息。由于供應商數量龐大、查詢網站眾多,查詢效率與信息準確性難以完全保證。”浙江電力物資公司招標部專責金奕說,“數據庫最大的好處就是提高招標工作質效。”
“智慧采購大腦”數據庫平臺與浙江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一體化數據資源系統打通連接,并通過防火墻、數據加密等措施保障數據安全傳輸。物資專業人員利用從系統中獲取的數據構建各類評價模型,形成對供應商的評價結果。
同時,國網浙江電力依托“智慧采購大腦”數據庫平臺構建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通過“開標查”“企業查”等模塊,精準定位72432家供應商,深度分析供應商企業分布、綜合實力、發展情況等,從而提高采購設備性價比,嚴把招標采購關口,確保采購設備“好中選優”。
建立綠色評標模型
引導供應商節能減碳
2月21日,在浙江正泰儀器儀表公司,工人們給企業的電表安裝一個個白色裝置。這是國網浙江電力牽頭研發的電力供應鏈可信碳足跡采集裝置。該裝置能夠將用能數據精準轉換為碳排放數據,并完整記錄保存,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參考依據。“接下來,我們每條生產線都會裝上這套設備進行碳排放監測。”正泰儀器儀表公司市場部副經理陶綱領說。
國網浙江電力在“智慧采購大腦”數據庫平臺中設置綠色低碳導向型供應商篩選要求和條件,執行綠色環保產品優先采購政策,提高綠色環保產品采購市場份額,引導供應商主動節能減碳。
在招標評審階段,國網浙江電力調研供應商綠色低碳水平,設置18個維度145個指標,從3個方面分別構建了綠色評價模型,評價供應商企業的綠色經營水平,并將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綠色專利等要求納入招標評分標準,對投標企業的綠色廠房、綠色運輸、綠色包裝等方面提出相應要求,引導電力產業鏈上的企業綠色發展。
“評管育”全周期管理
促供應商提質和采購增效
年初以來,國網浙江電力通過數字化手段,對供應商開展精準評價、動態監管、培育服務的全周期管理,促進供應商發展提質,同時推動招標采購降本增效,實現供應商和采購方的雙贏。
評標前,國網浙江電力審查人員通過“智慧采購大腦”數據庫平臺的“開標查”模塊批量導入企業名單,實時獲取供應商信息,綜合評價供應商的行業綜合發展能力、綠色經營水平和風險程度。
評標后,浙江電力物資公司員工通過“智慧采購大腦”數據庫平臺上的相關模型監測供應商風險,提前發現潛在風險,實時推送風險信號,提高招標采購效率和風險管控水平。
同時,國網浙江電力積極培育優質供應商企業,依據工信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標準,建立培育機制和培育窗口,根據掌握的企業信息自動識別符合專精特新要求的供應商,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向政府申報,享受國家政策扶持。該公司還構建了專精特新供應商儲備庫,助力識別注重科技創新的優質供應商。(楊岸濤 孫寅喬)
評論